短短1年时间,青岛不仅实现了投资增速的迅速增长,这些投资还很有“含金量”。提高站位,找到城市发展“风口”;建立平台思维,提升双招双引效率;遵循专业化,让资本成为双招双引主体;尊重企业,发挥企业优势做大做强产业;优化体系,寻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等的办法。在多个层面,青岛展开了充分的创新实践。正像有些企业所说,吸引他们的,除了政策、环境、人才等因素外,印象最深的是青岛敢想敢干。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都在“家里蹲”,全国的经济活动大都放缓了脚步。但是没想到北方的一座城市却“不甘寂寞”。疫情期间,投资青岛的风头之劲令人惊讶:虽然难以见面,但来自全球的众多投资者,通过“屏对屏”的网签,就把巨量资金“砸”到青岛。据统计,农历春节至今,青岛陆续网签的各类项目有近300个,总投资超过3900亿元。
这可不是突然爆发,应该说是去年以来青岛“投资热”的强力延续。2月17日,青岛市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6%,比上年提升13.7个百分点,增速创近七年新高。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这一增速是在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8%的情况下达到的,同时再看这一总体增速的具体数据中,民间投资一举增长了20.9%,科技领域相关投资增长更是高达133.5%,新开工项目也是2018年的1.9倍。这一系列数据充分体现出这一高增速的“含金量”。
“格局”提高站位才能把握大势
投资为什么会“扎堆”选择这座北方城市?先把时间拉回到2019年。
2019年3月27日,青岛在深圳举行的“双招双引”推介会上,首次亮出“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做出了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决定,由此,“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有了中央决策依据,全国乃至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聚焦青岛。
“为什么3月份就敢说‘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对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青岛,对山东和青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山东要在国家开放大局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省委要求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当下在全国经济增长‘南快北慢’背景中,青岛肩负着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任。只有认清这样的使命担当,才能开启城市的宏阔未来。”
正是这样的思考和认识,青岛大大开阔了城市发展的视野与格局。对于投资重点领域的再认识,就是新视野的一次体现。
2019年,青岛专题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作,在大家的认识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就是“铁公机”,经历了前些年的大发展,青岛未来10年的投资目标怎么算也就是数百亿元,没多少潜力。但是通过对“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论述的学习和领会,青岛的干部逐渐认识到,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教育、医疗、科技配套等都是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在观念改变的基础上,投资知识,未来10年,青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目标一举“拔”到了原来想也不敢想的3万亿元,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站位上去了,视野、思路才能开阔,国家给的舞台才用得足!”王清宪说。
“平台”改变思维才能打破桎梏
2月21日,正是疫情防控最紧要之时,创业黑马集团与青岛市科技局和崂山区政府通过在线平台联合举办独角兽企业政企云视频对接会。乂学教育联合创始人兼CEO周伟、及刻数据创始人李鹤、滴普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杨磊等10余家企业负责人,与青岛方面深入交流产业优势、产业政策、政企合作方向等话题。
创业黑马集团为啥这么急?作为青岛引入的招商平台之一,这家国内培育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创业服务机构,被引入青岛后发起成立了规模2亿元的独角兽产业基金,预计5年内为青岛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210家以上。
这里出现的“平台”概念,正是青岛引资的“新抓手”。
平台思维是青岛改变传统点线思维模式,打破常规双招双引方式,让资源配置效率倍增的创新做法。这里的“平台”,可以是产业链、产业园区、会议会展,也可以是基金、社交平台、专业招商公司和大企业以及商会协会等,只要能快速高效集聚配置资源,均可成为平台。目前,青岛已拥有各类平台近200个。
#p#分页标题#e#“我们现在共确定了11个机构平台,有华为、商汤、科大讯飞这样的大企业,有启迪、前海方舟这样的投资机构,还有创业黑马、正和岛这样的服务机构,这些平台对青岛的招商引资都非常热心。”青岛市发改委市场配置促进处处长程强告诉记者。
会议会展也成为重要的招商平台。传统招商多是会议期间洽谈,现在可不一样了,每个大型展会,青岛都通过会前会中会后的沟通衔接,搭建起更丰富的会展招商平台。
2月25日,日本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与青岛市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中日绿色智慧城市项目,通过视频方式正式签约。这个项目的达成,与2019年10月在青岛举行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息息相关。青岛市商务局局长赵士玉告诉记者,在会议召开之前,青岛市领导就亲自带队到日本专程拜访,住友亚太区总裁到中国上任第二天,青岛商务局就到住友亚太区上海总部拜访。经过前期充分沟通,峰会期间青岛市主要领导会见企业代表,市北区安排专人对接项目。会后双方一直保持联系,跟进项目进度。“依托平台,各级、各方面协同配合,持续推进项目落地。”赵士玉说。
记者在采访这次峰会时也发现,青岛各区市党政一把手,均带领招商团队到现场洽谈项目。会议间隙,大会周边的洽谈室、会议室乃至大厅卡座,坐满了洽谈团组。据统计,参会嘉宾共进行了600余组“一对一”洽谈。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2019年共举行了300多项大规模会展活动,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10万多人参会,共签约项目数百个,投资额数千亿元。青岛市商务局由此还积累了一个客商企业库,目前已有数千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青岛双招双引的目标企业。
“基金”尊重专业才能赢得资本
通过基金引进实体项目,在青岛看来,是专业化招商。基金是具备专业水准且真金白银进行投资的项目遴选者,让基金成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主体,是对专业化、市场化的尊重。青岛的机制设计是这样的,通过财政资金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组建支持产业发展的参股基金,通过参股基金引进优质企业并给予资金支持。2019年5月份在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青岛更是出台了全国最优的基金引进政策,吸引全球投资者纷至沓来。基金这个第三方专业化力量正在成为青岛“双招双引”的操盘手。
“是青岛对基金公司的重视吸引我们来落户,公司在青岛母基金支持下成立了总额12.4亿元的两只基金,帮助青岛引进企业、赋能企业。”青岛十方融创创业投资中心创始合伙人吴曼告诉记者。这家专注于5G、物联网产业的基金公司,2019年落户青岛后,已帮助青岛引进了12家在5G和物联网领域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未来我们将介绍更多同类型企业到青岛对接。”吴曼说。
截至2019年底,青岛市共有基金404只,管理规模9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8%、25.7%。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19年,在全国范围登记备案机构增速普遍放缓情况下,青岛基金发展各项指标增速逆势上扬,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全国第一,青岛已成为创投风投普遍关注的热点城市。
“资本招商,其本身拥有专业团队和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对商机的迅速捕捉,从专业角度确保了项目的优质性。”即墨区财政局分管业务负责人宋美芳告诉记者,通过基金引进项目,已成为即墨区重要的招商引资路径。目前,即墨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重点产业匹配一只产业基金”的格局。“譬如民和德元、中经合等产业基金,已经为即墨成功引进了聚能晶源半导体、泰睿思微电子、修正药业、矽力杰半导体等重点产业项目,真正实现了基金带项目、引项目、联项目。”
“企业”重视企业才能做强产业
2019年10月29日,青岛召开了一次特殊的专题会议——市委书记、市长携多个部门和区市相关负责人,专题研究青岛民营企业伟东集团设计的“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方案”。
让一家民营企业牵头搞千亿级产业集群,政府部门专题研究提供服务,这在青岛是第一次,也是青岛确立由企业作为配置资源主体、发挥企业优势做强产业的实际行动。王清宪曾在多个会议上明确表态,“任何企业有做大做强的需求和能力,你们提出方案,政府负责论证,成全企业家创意”。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的方案里,连政府的支持政策也是由企业拿出初步方案,政府负责论证。王清宪把这种做法称之为“精准滴灌”,因为企业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
#p#分页标题#e#伟东集团曾是青岛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2012年开始转型互联网教育,7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海外教育等完整教育生态的国际化教育集团。“我们有了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但一直没有项目机会。”伟东集团董事长王端瑞告诉记者。按照规划,伟东云教育将引入教育领域的海内外优质资源、教育装备以及人工智能项目,计划用5年到8年时间,围绕“教育+科技”双核发展,打造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个项目采用政府与企业联合推动方式,既发挥了行政优势,也发挥了市场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更容易取得成功,我对项目未来非常期待。”受邀参会的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说,青岛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加大了企业投资意愿,“这次到青岛收获满满,不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区域环境和人才都有吸引力,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青岛敢想敢干”。
青岛的鲜明态度,激发了众多企业的干事热情。北汽新能源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4月,随着北汽新能源在青岛莱西二工厂的建成投产,新能源汽车年产能提升至35万辆,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以此为契机,青岛请北汽集团牵头,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集聚。在北汽集团带动下,投资,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莱西市签署了零部件企业属地化建厂协议,目前已经有包括八达光电科技、南通友星线束等在内的16家企业落户,21家零部件企业达成本地化建厂协议,另外还有25家企业已经达成属地化建厂意向。
据悉,目前青岛已有工业互联网、海洋生物大健康等多个产业,采取了由龙头企业拿方案、政府论证支持的方式,准备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思维比较开放的南方城市有过一些先例,相对来说北方城市比较少见,青岛大力发挥企业优势做大做强产业,这是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表现。”童之磊说。
“体系”优化体系才能长期持续
找到城市发展“风口”,是基于站位提高;提升双招双引效率,是基于新思维建立;让资本成为双招双引主体,是遵循专业化;发挥企业优势做大做强产业,是对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尊重……这些无疑是青岛投资猛增的直接因素。
在直接因素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就是整个体系的不断优化。在这方面青岛也有很多创新之举。
譬如,说起“南快北慢”现象,北方在营商环境、市场化等多方面意识上与南方存在明显差距总是被提及。青岛便以“学深圳、赶深圳”为契机,在2019年连续派出两批共300多名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以此快速打破干部传统思维定势,培育干部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三化一型”素质,重塑优质营商环境。2020年,青岛还要再派出150多名干部继续体悟实训。
譬如,面对部门之间“壁垒”导致行政效率低的共性问题,青岛通过发起海洋攻势、“双招双引”攻势、“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等15个攻势,实施流程再造,以此来打破部门界限。值得一提的是,各部门项目性支出,全部需由所参与的攻势专班研究之后报给财政,这倒逼各部门必须相互协同。
再如,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化最好的保障。青岛法治化改革是通过一套组合拳“刀刃向内”:要求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民告官”案件,并在全市范围内试点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减少法院居中裁判所受干扰;试点政府财政向优秀律所购买服务,企业遇到惠企政策不落实等19类问题,可找律师代为出面向政府主张权益……2019年春季,青岛收集了33家驻青央企反映的60个“历史遗留问题”,逐一研究,全盘清零,并承诺这将成为服务常态。这一诚意十足的做法立马收到成效,2019年央企共有67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超1700亿元,落地开工率达到47.7%。
体系优化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过程,青岛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可以说,青岛投资高速增长势头能否长期持续,青岛能否成为解决“南快北慢”问题的支点,与整个体系的优化密不可分。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青岛正通过创新实践,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投资说 » 青岛“投资热”强力延续 春节至今“网签”超3900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