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金融似乎正在经历一番“大调整”。
因为业务调整,不少唯品会会员用户的“唯品花”被停用;唯品金融理财业务已停止开通账户;连唯品金融的借贷产品“唯品花取现”,也已经出现了资金方调整……
《商学院》记者就多项业务出现调整等问题向唯品金融致电、发函、发送短信问询。截止发稿,未得到回复。
不过,《商学院》记者从唯品金融客服了解到,唯品花“停用风波”来自于资金方的“整体资金调整”,而且资金方匹配到南京银行的用户可以正常使用唯品花,匹配到富民银行的大部分用户则无法进行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握多张牌照,唯品金融的金融路却算不上坦途。不仅拟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无进展,上线的理财产品也“全军覆没”,其唯品信用分也已经“失踪”。
另据唯品会2017年披露的唯品金融数据,2015年至2017年,唯品金融净收入占集团净收入分别为0.15%、0.2%、0.34%。同时,2017年,唯品会金融业务的应收账款计入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拨备为1.22亿元,占同期净收入的48.8%。
而此后,唯品会财报没有单独披露互联网金融业务,只是将它归到其他收入当中。 “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来自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促销和在线广告的收入,向第三方商家收取的费用(公司为其提供产品销售平台的收入),来自小额信贷的利息收入和消费者融资服务,以及某些供应商的库存和仓库管理服务。在2019年财报中,“其他”收入为42.73亿元,占929.94亿元总营收的4.6%。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指出,唯品金融的经营遇到了很大的瓶颈,这相当于放弃了大部分金融业务,甘当流量通道。而唯品金融对于唯品会来说,投资,属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唯品花“停用风波”牵扯富民银行
近日,投资知识,雯雯(化名)在聚投诉上投诉称,“使用唯品会购物多年,其中也使用过唯品金融,一直遵守唯品会各项制度,从未逾期还款,但是在2019年底,在没有客服通知的情况下,发现本人唯品花被永久停止使用。” 雯雯出示的截图显示,“根据综合评估,您的唯品花已永久停用”。对此,雯雯感到非常不解,一方面,雯雯表示自己一直遵守唯品会各项制度,从未逾期还款;另一方面,雯雯在APP上咨询客服,客服回复是综合评分不足,但具体为什么不足,却说不出具体的原因。
在经过投诉之后,唯品会曾电话联系过雯雯,表示“唯品花评估是银行方面的,唯品会也不能干预。”该说法并不能说服雯雯,但目前雯雯也无法再使用唯品花服务,只能将当初的分期项目照账单还款。
雯雯的唯品花被停用一事并不是个例。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投诉平台上,还存在着大量关于唯品花无故被停用的投诉。 (黑猫投诉、聚投诉平台截图)
此外,《商学院》记者致电唯品花客服得知,唯品花被停用可能用两种情况,一种是逾期导致的暂停,另一种是唯品花的业务正在调整当中,也有大部分用户会被暂停。对于合作银行是否在进行整体资金调整,唯品会客服表示,“金融机构整体资金业务是在进行一个调整,所以也会对唯品花使用有相应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唯品花客服还指出,合作的资金方包括南京银行与富民银行,“如果是匹配到南京银行,这边资金放款是正常放款的,所以这边部分用户是可以正常使用唯品花。但是如果是受到富民银行放款的话,这边是有业务调整,所以这边大部分用户是无法进行使用的。因为我们一开始合作的就是跟富民银行合作的,所以大部分用户都是富民银行进行放款,所以它这边要调整完之后才能恢复。”
就此,《商学院》记者分别向南京银行、富民银行致电、发函求证,但采访函均未得到回复。其中,南京银行客服表示其为唯品花资金方,但是没有接到关于“资金调整”的通知。
富民银行客服也指出,和唯品花一直有合作,“目前没有接到通知说和唯品取现、唯品花进行一个中断的,我们都是在正常的运营,正常地接待客户的。”
至于是否存在资金调整一事,富民银行客服先是表示“唯品花那边给出来的说法这边还没有接到通知,唯品花针对一部分客户还是在正常使用,不清楚唯品花的说法是不是非常准确的。”当《商学院》记者再次追问“资金调整”一事时,对方则表示“如果对方(唯品花)给的是这个解释的话,确实是一个蛮官方的一个解答,确实也说得没有错,但是因为照顾到客户的一些情绪希望您能够理解。”
借贷、理财产品均出现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商学院》记者发现,不仅唯品花面临着业务调整,唯品金融的理财产品、借贷产品“唯品花取现”也已出现了调整。
理财业务方面,唯品金融已经发布暂停开户通知,指出“由于平台业务调整,2019年6月25日10:00起无法开通理财账户。”据此,唯品金融的理财产品唯品宝、嘉实货币A被迫“下线”。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唯品金融第一次在理财业务上“栽跟头”了。
此前,唯品金融理财产品包括“唯安盈”、“唯多利”、“唯品宝”等。早在2016年5月,据多家媒体报道,其P2P产品“唯安盈”上线不到一个月就被下线。随后,“唯多利”也不见踪影。时至今日,连“唯品宝”也折戟理财江湖。
“唯品花取现”方面,《商学院》记者注意到,借贷页面显示“此服务由南京银行提供”;《借贷合同》显示,借款人同意向南京银行、上海唯品会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并由上述两方共同向借款人提供个人消费贷款。 而此前为借款用户提供“唯品花取现”服务的机构、《个人信用额度贷款合同》中的贷款人,均为马上消费金融。《商学院》记者就此向马上消费金融方面发送采访函核实,但并未得到回复。 (图片来自网络)
唯品花客服告诉《商学院》记者,在唯品花取现业务中,“放款的话这边都是有南京银行或者是富民银行进行的。”至于马上消费金融是否不再为唯品花资金方,对方表示,“这边的话,暂时还没有收到相应的通知,只是说这边的话还在调整当中,确定的(资金方)银行就是南京和富民。”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指出,唯品花这种产品一旦停用,很难再重启。唯品花本来是学习花呗、白条等电商平台延伸的消费金融产品,电商拥有流量和用户,引导用户到自家平台的消费金融。不过金融业务靠得是用户的信任,一旦这种信任链条被打破,是很难再重新接续,哪怕再低的利率,都很难吸引到客户。
同时,王超认为电商平台介入金融,从阿里到京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唯品会作为一家市值百亿美元左右的公司,依托电商平台开展金融业务,是有想法的表现。
“不过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唯品金融的消费金融和小额贷款,都遭遇了巨大问题,从原本的自营或者合作,现在仅仅是一个流量通道。唯品金融的经营遇到了很大的瓶颈,这相当于放弃了大部分金融业务,甘当流量通道。”王超补充道。
唯品金融成鸡肋?
据了解,2013年7月,唯品会成立金融事业部,布局互联网金融。2017年5月,唯品会宣布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形成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版块组成的战略矩阵。
截至目前,唯品会已经拥有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保险经纪、融资租赁等多张牌照。
不过,唯品会的金融路依旧坎坷不断——理财产品“屡战屡败”乃至“全军覆没”;2018年10月宣布携手台湾富邦华一银行拟共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四川省唯品会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之后再无进展;唯品金融分期购板更像导流工具;唯品信用分“失踪”……
《商学院》记者就理财产品“全军覆没”、消费金融公司进展、分期购业务成导流工具、唯品会信用分“失踪”等问题向唯品金融方面发送采访函,不过截止发稿,并未获得回复。
据了解,唯品会曾在2017年财报中披露唯品金融财务数据,2015年至2017年,唯品金融净收入分别为0.62亿元、1.15亿元、2.5亿元。而同期的唯品会净收入总额分别402.03亿元、565.91亿元、729.12亿元。由此可以计算,2015年至2017年,唯品金融净收入占比分别为0.15%、0.2%、0.34%。 一方面是唯品金融占集团净营收比重非常小,另一方面却是金融风险不减。据财务数据,2016年,唯品会就应收消费理财业务的应收账款计入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拨备为4360万元,而2017年该数据增长为1.22亿元(1870万美元)——拨备坏账占当期净收入的48.8%,几乎覆盖唯品金融营收的“半壁江山”。 王超指出,从政策风险来说,唯品金融基本还碰触不到监管红线,因为他是一家小公司,跟系统性金融风险无关。比较大的风险恐怕就是政府对于小贷公司十倍杠杆率的控制和限制消费信贷ABS发行的问题。
“但2017年政府还没有严格控制的时候,唯品金融已经出现大问题,所以唯品金融在还没触碰到政策底线的时候,就自己遭遇了金融控制风险。”王超补充道。
王超认为,唯品金融对于唯品会来说,属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金融如果运营得当,会成为漂亮的资产,可以吃“十节甘蔗”,从头吃到尾。唯品金融没有运营好,造成其大量亏损,最后不得不实质上放弃,十分可惜。
(文章来源:商学院)
(责任编辑:DF142)
投资说 » 唯品金融陷“停用风波” 唯品会折戟理财江湖?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