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二级市场是一个纯粹的流通市场,它既不具有生产性,也不产生附加值,它只是一个虚拟的资本市场。在这一市场上,投资者始终服从一个“零和”游戏规则,即赢家的钱来自输家的钱;赢家的数量上要远远低于输家。如果从投资人全体的角度上来考证,长期而言,我们会发现大约百贩N�八十的投资人始终亏损,百贩N�十到百贩N�十五的投资人可以持平,真正能够稳定获利的投资人只占到贩N�五至十
。作为投资人,应该高度正视二级市场存在的这一残酷的事实,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投资人的利益得失。在这一市场上,投资者最强劲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我。这也正是这个市场魄力所在,也是这个市场的困惑所在。那么,二级市场的这�N诱惑力的根源何在?市场为什么总让多数人出错?笔者在本文中试图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来阐述股价波动的随机性特征与多数人出错的内在联系,并引出三个投资理念以供大家参考。
(一)股价波动的本质特征
很显然,股票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波动。股价波动有时有规律,而有时又没有规律,这�N现象,我们从任何一只股票的k线图上都能够观察到。由此可见,股价波动存在随机性与非随机性双重特征。所谓随机性,是指数据的无记忆性,即过去的数据不构成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基础。股价波动具有高度的随机性特征这一现象早已被投资理论界所证实。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股价波动中隐含的随机性成分使得股票市场的诱惑力经久不衰。我们不妨随便调查一下任一投资者的交易情况,将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投资人都有过赢的经历,而且对某小部分投资者而言,这�N取赢的代价除了承担其资本损失的风险外,没有任何付出,如对经验和知识的有偿获取。这�N现象在某�N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不劳而获的心理。这好比从晴袋中摸球一样,实验者从袋中连续摸十次,总归有一次触摸出黑球或白球。摸球实验现象是对众多非理性投资人之所以源源不断地涌入二级市场的最好解释。
相反,与随机性相对立的一面是,股价波动还存在非随机性特征。非随机性是指规律而言的。即市场具有限性性质,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必然关系:根据原因的力量与方向,可预测其结果。也就是说,投资人可以根据对过去市场价格波动模式的分析得出对未来市场价格运动模式的具有统计可靠性的预期。股价波动的非随机性特征的存在,也已被投资理论界证实。只是这�N非随机性特征往往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即当众多投资人发现某一非随机性特征存在时,该特征一般趋于随时间的加长而消失。我们在二级市场上经常看到这样现象:当某只股票脱离长期底部后,其股价沿着一条长期上升趋势线缓慢地,有规律地向上攀升,最后出现加速上扬,但这�N加速上扬的趋势不会持续多久,很快股价就会调头向下或者在高位横盘震荡;某一段时间,大盘指数很有规律地按照某一固定周期在�\行,如低点与低点的时间周期常出现为19个月。但随着时间的加长,我们会发现这一周期数已�l生偏移,大盘指数又会按照另一个多数人不知道的新周期在�\行。笔者认为,股价波动中隐含的非随机成分是股票市场存在诱惑力的另一根源。由于这�N非随机性的存在,使得众多理性投资人认为买股票不同于摸彩票或者赌博,所以,他们投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诸如对经典投资分析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在潜在投资分析技术的挖掘和开发等,以试图把握股价波动的规律所在。
标签:
投资说 » “随机波动”中的投资理念!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