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点]
1、 股改结束后,市场面临全新的牛市,市场盈利模式的改变让绝大多数人赚钱越来越难。
2、 权重股左右大盘和股指期货推出,测市依据也全新改变,正确预测大盘走势越来越难。
3、 从资源股到银行股,今年我们已完成两次资金翻番,第三次资金翻番将于岁末年初房地产个股的轮炒中实现。
4、 分析房地产板块会引领大盘演绎跨年度行情的六大理由。
11月17日,上证综指高收于1971点,沪深300指数高收1562点,沪深A股总市值创历史新高,近7.12 亿。
但困惑市场的是:大盘升得越高,预测大盘越来越困难;牛市越往深处发展,赚钱也越来越难。
对此,各大媒体、网站、机构观点各异,专家众说纷纭。
一、今年测市一错再错,三�N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今年预测大盘走势,众多机构专家一错再错,据我们从百度搜索,大致可归为三类。
1、短视浅见,估计不足。
自本轮行情从998点上升开始,一众机构都估计不足。
去年底,在大多数机构的06年走势预测文中,把今年上证综指目标定位1300点左右;当大盘过了1300点,便调高随市至1500一线。由于股改进展顺利,上半年便达到1700点附近。这时,两度错误的机构再改年底目标为1800点(略过2004年1783高点)。
10月,大盘一路红灯高挂,1800点轻易跃过,已超越大多数机构年内两度所调目标。在大盘银行股仍未起动前提下,11月上旬大盘直插1900关口, 11月8日小调一天,又有机构错误断言“银行股已进入投机炒作型阶段”,“大盘正式进入调整”。一周后,大盘在银行股带领下加速,于是便把原因归结为管理层制造“指数型牛市”。
今年不足11个月,随着大市走高,机构专家一路忙于调高大盘预期,又无一正确,均属短视。
2、测无依据,屡测屡错。
我们知道,预测大盘,除依政府财经政策变化外,主要依据是:预测期内(短期/中期/长期)主导大盘起落的权重股的动向。但今年机构和专家测市,因依据不吻合市场而屡测屡错。
��内某著名财经网的“首席视点”栏测市失误,应有相当代表性。
上半年,该“首席”专家便预言1300点是上半年的顶,结果大错;8月21日浅调已结束,他认为“调整的时间不够”,“至少要调整到十月份”;9月初,各类机构于第三季度业绩披露后结构性调仓开始,大盘股有所动作动了,9月25日,“首席”专家还坚持“大盘股行情是伪行情”------既然权重大盘股没行情(“伪行情”),当然难领大盘创新高。相反,10月后,正是大盘股引领上证综指迭创出新高。屡测屡错之后,当然不堪回首,11月1日自嘲说“预测涨到那里没有任何意义” ,“这一轮牛市是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牛市”。
标签:
投资说 » 机构内参:年内目标2100点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