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 target="_blank">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透支消费是信用卡的基础功能之一。不过,信用卡透支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之间并未建立联动关系。据记者了解,自2017年央行将透支利率下限在日利率万分之五的基础上下浮30%后,大部分银行实际仍按透支利率标准日利率万分之五执行。
“监管还是要信用卡降价。”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认为,利率放开的意思是高风险高定价,低风险低定价。但高定价不能超过最高法的借贷利率上限,也就意味着贷款利率下降的趋势将形成。
有市场观点认为,“松绑”信用卡定价管制,有利于传统银行跟花呗等线上贷款产品竞争,但业内人士并不完全认同。实际上,花呗等的透支利率已和信用卡一致,且场景、风控逻辑均和信用卡不同,反而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全面升级抑制互联网金融巨头的快速扩张。
业内人士表示,放松信用卡定价管制后,短期内降低利率并不多见,其将会是长期影响。很多银行实际上并不将信用卡作为利润主要来源,而是已将信用卡当作客户接触点,与网点、App一起组成银行获客入口。
或为降低利率“防风险”考量
央行放开信用卡透支利率管制,业内对此反馈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是推动银行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微粒贷等线上贷款产品竞争,亦有意见认为是为缓释风险。
“我们认为监管出于对疫情后金融风险防范的考虑,放开透支利率。”一位大行信用卡人士表示,疫情后一些C端客户已无法承担更高贷款利率,需要防止大面积逾期触发风险。
“这是央行对信用卡开的‘特供’。”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人士笑称,一方面,信用卡可以做4倍LPR以上的贷款业务,甚至18.25%也可以突破。另一方面,避免银行同业过度竞价。
“放开透支利率管制,之前毫无预期。”资深信用卡行业专家董峥表示,信用消费兴起后,银行在场景、用户习惯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即使小额个人信用贷款方面,信用卡利率也不占优势,放开管制有利于提升银行竞争力。
2020年12月31日,央行发布《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简称《通知》),为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通知》称,发卡机构应通过本机构官方网站等渠道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并及时更新,应在信用卡协议中以显著方式提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计结息方式,确保持卡人充分知悉并确认接受。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时应以明显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仅展示日利率、日还款额等。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银行的信用卡收入主要是三块:刷卡和取现的透支利息、账单分期的手续费(相当于变相利息)、刷卡佣金(可忽略不计)。透支利率主要是指第一类收入,还不确定第二类收入有无纳入。
《通知》发布后,大部分银行仍按兵不动。1月14日,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2021年1月版信用卡费率表,透支利率收费标准为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至万分之五(年利率12.7750%-18.2500%),具体根据利率定价标准对信用卡透支利率进行核定。
03-17 来源:网络摘抄
02-16 来源:网络整理
02-18 来源:投之说
02-24 来源:投之说
03-18 来源:投之说
04-04 来源:投之说
06-29 来源:投之说
07-31 来源:投之说
09-25 来源:投之说
10-21 来源:投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