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分类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在其所著《经济学——入门与创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8月)中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并根据其个人研究成果,作了相当的补充和完善,构成了一个有一定独创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
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在观察和实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调查统计技术,如全面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由于经济信息常常涉及到人的切身利益,当事人常常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隐瞒甚至假造数据和事实,因而为了获得确切的事实材料,还需要掌握必要的访谈技巧,一般的原则是拉近感情、隐蔽企图、旁敲侧击、催人入眠、多方印证。此外,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所谓问题,主要是一些与众不同或违反常理的奇异现象。如一个村经济发展很快,或很慢,与周边村庄形成显著的对照,就值得研究一下,这个村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或这么慢?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其中,最主要的是保持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轻信他人,不迷信权威。
2.个人探索与文献研究
]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分析和探讨问题的原因及其内在机制。从根本上来说,这只能靠个人探索,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但是,强调个人探索,并不等于将自己封闭起来单干独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这使得后人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开展研究。因此,在开始分析某一个现象或问题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下工夫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这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3.理论模型
科学研究从形式来看,就是对通过观察与实验得到的经验数据材料,加以概括和抽象,建立相应理论模型(Theoretical model)的过程,也就是要抓住现实对象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忽略其它非本质的细枝末节,将现实对象予以简单化、理想化。例如,“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论模型,它包括一系列假设:如假设厂商和居民都是有理性的,都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假设市场上具有众多的厂商和居民户,从而每一个厂商和个人都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都不能操纵市场价格;假设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假设厂商和个人能够及时、方便、轻易地获得所有各种市场信息等等。
在研究中建立理论模型,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提高研究效率。但同时也会导致理论常常与现实脱节。因此,经济学研究结论一般不能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直接套用。如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实现最佳资源配置”,就与现实不完全相符。
理论模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公式(Mathematics formula)表达。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倾向于应用数学公式,其基本做法是:将所有研究对象都称为“变量”(Variables),然后先做出一定的假设(Hypothesis),通常假定除所要研究的少数几个主要变量外,其它所有变量和外部条件都不变(Other things constant,或Ceteris paribus),在此假设前提下,再以有关数据材料为基础,通过逻辑分析和统计检验,建立主要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建立理论模型时要注意“合理假设”。原则上只有无关紧要的因素,才可以忽略不计,或假设为不变。但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哪些因素不能忽略?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研究一块石头的下落运动,可以将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但如果研究羽毛的下落,就不能将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了。
4.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所谓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nonomics),是首先确立一个伦理价值判断标准,然后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所确立的标准,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简言之,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问题。如以经济增长问题为例,若用规范经济学来分析,就是:首先确立一些理想的经济增长标准,如经济增长应该“稳定”、“可持续”、“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等,然后再看现实经济增长是不是符合这些标准,如果不符合,再考虑应该怎样进行调整,等等。
所谓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试图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现象各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分析、预测各种经济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据此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它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如仍以经济增长为例,按实证经济学方法,就是首先搜集一些历史统计资料,然后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经济增长是怎样实现的?哪些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等等,至于这种经济增长是好还是坏,则置之不理。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他们拥护资本主义制度。
5.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Unequilibrium analysis)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Law of scarce side):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buyer's market);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Seller's market)。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如微观部分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厂商均衡,宏观部分的国民收入均衡,都贯穿了均衡分析思路。作为一个系统,社会经济内部诸因素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均衡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是很自然的。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6.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和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于1933年发表《动态经济学中的扩散问题和冲击问题》一文中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划分的。但时至今日,经济学界常常将二者常常混淆在一起,导致许多纠缠不清的是非争论。对此,张建华先生提出了如下观点:
静态分析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Other things constant,或Ceteris paribus)的前提下,以某些经济变量为自变量(不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组合选择分析,其中自变量与函数的不同取值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和前后演替关系。这种分析体现的是机械论(Mechanism)思维方式,它假定其它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在此前提下,孤立地研究可变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某种铁定不变的精确关系。
如以需求定理为例,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有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在变化,其中价格为自变量,商品需求量为函数。一般的规律是,当商品价格比较高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少;当商品价格比较低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大。这就属于种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过程演化分析,其中不同的变量状态之间是一种生长生成、演替进化关系,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前因后果关系。这里体现的是系统论和随机概率论思维方式,它将各种相关因素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考虑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它们各自以及它们共同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并非铁定不变,而呈一种概率关系。例如,仍以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来讲,若用动态分析,就是首先搜集若干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销售量)数据,建立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时间序列,从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然后进一步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最后再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可能使人大吃一惊:当商品价格较高时,商品需求量也较高,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商品需求量也较低,二者呈同方向变化,民间俗语称之为“买涨不买跌”,与上述需求定理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结论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没有错,只是分析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罢了。
一般地,静态分析的结论既不能用动态资料来证实,也不能用动态资料来证伪。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字描述上,静态分析常常给人以动态的错觉,如“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引起需求增加,供给减少,逐渐趋于供求均衡;反之,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会促使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最后也逐渐趋于供求均衡”这一段话,乍一看,商品价格、供给和需求都在变化,似乎是动态分析,但实质上是静态分析,其中价格与需求量取值的变化与时间无关。与此同时,动态分析到最后,通过对主要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作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处理,建立起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形如Qd=1000-3P等,似乎静态分析,但其实是动态分析,其中价格P本身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从而需求量Qd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普遍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以及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等,都是静态分析方法的杰作。
7.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是19世纪后期奥国学派的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维塞尔(Freidrich von Wieser,1851-1926)、庞巴维克(Eugen von Böhm-Bawerk,1851-1914)等人开创的,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普遍应用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例如,在小麦地里施用化肥,施肥量少了,产量上不去,施肥量多了,同样也可能使麦苗致病,甚至可能将麦苗“烧死”,导致产量下降。那么,施多少化肥才合适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一般的做法是,将一块试验田分成若干试验小区,各试验小区其它条件保持一致,只是施肥量分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然后观察比较各试验小区间小麦产量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的增加呈什么规律,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施肥量和最佳的小麦产量,这就是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曼昆《经济学原理》指出:“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并列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之一。
注意:边际分析只适用于存在极值的函数关系。如函数单调递减,或单调递增,或呈正比例关系,等,就不适用边际分析。
8.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Environment analysis)由张建华先生独创。其中,“环境”被定义为一个事物从中产生并影响这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所有周围因素的综合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其物质和能量都来自其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从而事物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周围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说到底无非都是事物内部的能量和物质在发生变化。这就是“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causes-deciding thoery)的基本观点。据此,一个事物只有联系它所处的环境,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如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政策的正确性,从理论上来讲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体现。再打个比方来讲,好比一颗鸡蛋,单独拿来,无论怎样颠来倒去地观察和测试,都搞不清它的来历。但只要抓一只母鸡过来,一切便轻而易举,迎刃而解:鸡蛋是母鸡生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状态下,随着世界各国日益加速开放融合,传统内因论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我们应当及时更新观念,代之以全新的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才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实际的、对外开放的哲学理论。
9.系统分析
19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2)提出“机体生物学”,强调生命现象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举例来讲,一台拖拉机由许许多多个零件组成,每个零件都可以拆下来,拆下来之后,每个零件还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零件,这些零件重新组装起来,还是一台完整的拖拉机,象这样“部分可以脱离整体单独存在”就是机械论的观点。显然,这种机械论的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生命现象的,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是,一只手被砍下来,虽然仍然叫做“手”,但实际上作为一只手的生命机能已经完全消失了,也就是说,部分不能脱离整体单独存在,这就是系统论的观点。1947年贝塔朗菲把系统论观点进一步推广到一般情形,提出了“一般系统论”。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F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这是一般系统论的代表作。
张建华先生对系统论作了新的归纳和发展:(1)事物都是一定历史环境的产物;(2)事物都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系统;(3)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4)系统结构的形成取决于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5)系统结构在外部环境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变化;(6)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这是系统论思想的核心;(7)一定的系统结构能够提高系统能量的有效系数,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内部各元素孤立功能之和,这就是著名的“系统效应”,也即俗话所谓“1+1>2”。
目前,系统论思想在经济学界已经引起广泛注意,但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系统论和系统分析(Systemtical analysis)方法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般经济学家还是习惯于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假定其它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结果表明随着该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起初递增,随后转为递减,直至变为负数。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机械论分析。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假定其它条件不变,认为产量的变化与其它条件无关,这就无法解释边际产量为什么会由“递增”转为“递减”?对此,只有使用系统论思想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系统方法,最重要的是形成“系统结构观点”,要看到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事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共同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
10.随机概率分析
随机概率分析(Random-probability analysis)也由张建华先生独立提出。他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依据一定的概率发生的随机过程,这就是“随机概率原理”(Random-probability principle)。从理论上来讲,事物都是无限可分的,也就是都具有“粒子性”,其中每一组成元素(即粒子)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宏观总体上整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同时,事物内部组成元素(即粒子)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即具有“波动性”,从而又使整个事物的运动具有某种规律性。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事物的运动具有随机概率性。具体到现实经济生活来说,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消费者、厂商以及各国政府,他们的经济行为,无论从单个来看,还是从宏观总体来看,都是某种随机概率过程。全部经济学概念和原理都只能理解为某种经济现象或过程发生的概率,这是正确理解经济学规律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讲,目前在经济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还是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传统机械论思维方式,除了孤立地看待各种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精确”地、“僵死”地看待事物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状态,结果只能在随机变化的现实面前四处碰壁。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当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就确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但实际上,商品价格的形成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消费者参与的随机过程,始终在不停地波动,并不存在一个确定不变的均衡价格。
11.历史分析
历史分析(Historical analysis)是马克思主义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学术界也有人提倡。但到底什么是历史方法,看法并不一致。张建华先生认为,历史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1)任何事物都是某种历史存在,都有其发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历史过程。(2)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3)只有通过历史的研究才能真正科学地阐明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4)历史的研究意味着对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从头到尾系统地进行研究,千万不能割断历史,片面地研究。(5)必须将事物放在它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研究,既不要用古人的标准判断今人的事情,也不要用今人的标准判断古人的事情。
例如,在评价原始农业生产水平时,人们常常讲:“原始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这就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它实际上是以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作为标准,来判断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严格来讲,二者没有可比性。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原始农业在它所处的历史时期,相对于采集、狩猎来讲,是一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再如,目前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50年代到70年代搞计划经济弄得民穷财尽,80年代以后逐渐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国民经济极大发展,这表明计划经济搞错了,市场经济搞对了。这实际上就是以当前的标准看待当年的计划经济,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从历史观点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积贫积弱,国际上则相当孤立,在此种条件下,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加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近乎无偿地从农民手里取得农产品,支持工业建设,也就只能走计划经济道路。后来,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才能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既不应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固守计划经济的观念,反对市场经济改革,也不应借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来否定历史上计划经济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动态分析方法与历史分析方法混为一谈。二者虽然表面上有一些相似之处,都在研究运动和变化,但一般来说,动态分析方法只研究事物的量变或只简单地描述一系列事件的过程及其表面联系。而历史分析方法则着重研究事物的质变,并寻根究底探讨引起事物质变的内在机制,这两种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12.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Mathematical approach)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方法,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分支,即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Econometrics”(又译“经济计量学”)这个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于1926年模仿“Biometrics”一词创造的,他在1933年写道:“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种观点对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数量关系来说,每一种观点都是一种必要的但本身并非充分的条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是强有力的研究方法。正是这种结合构成了计量经济学”。1969年设立“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至2003年止,共有50位经济学家获此殊荣,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与计量经济学有关,由此可见数学方法之重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滥用数学倾向,招致许多人批评。对此,张建华先生认为:
(1)使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经济问题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大优点,值得认真学习。
(2)数学方法的应用,必须以真实、准确、周详的统计资料为基础。
(3)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一定要给出定量结果。
(4)要特别重视“模糊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因为经济现象本身是一个随机过程。
(5)使用数学方法,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
13.事实验证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任何科学理论是否正确,最终都需要靠事实来进行检验。如果研究结论,经检验与事实相符,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按随机概率观点,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变化都是一种随机现象,因而科学研究的结论,从本质上来说,都只能就事物的常态作出某种概然的反映,不可能完全与事实相符。特别是经济学,由于研究对象极其庞杂,经常会遇到例外现象。因此,用事实来检验经济学研究结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判断标准,切不可夸大偶尔的例外,轻率否定科学研究的基本结论,更不要借口例外的存在,陷入相对主义的泥坑,从根本上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例如,人会说话,这是一般常识,但是:哑巴会说话吗?哑巴当然不会说话,那么,“人会说话”这一句错了?并不错。这道理就在于这句话中的“人”实际上并不是指“所有人”,而是默指“绝大多数正常人”。
还要注意: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一个科学的结论,今天还符合事实,明天就可能与事实不相符合了。因此,绝不应简单地根据当前的事实来否定既往的科学结论,而应该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观点。
14.比较鉴别
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观点分歧和争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比较鉴别。对此,一般应该掌握以下5条标准:
(1)真实性 这是科学真理最基本的特征,作为科学真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具体可参见上文。
(2)深刻性 科学真理应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如“物以稀为贵”可算一条经验常识,但不能算科学真理。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尽管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它却能深入到经济现象的背后,去揭示价格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因而更具有科学真理性。
(3)自洽性 一套科学真理内部各个观点要保持和谐统一,不能自相矛盾。据《韩非子•难一》,中国古代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质量好:“我的盾很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穿它”,接着又夸他的矛非常锋利:“我的矛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个人哑口无言,无法回答,这就是成语“自相矛盾”的来历。象这样自打嘴巴的现象,在科学研究中是很忌讳的,但又经常发生,很值得我们注意。
(4)简明性 科学真理应具有简明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运动虽然极其复杂,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运动规律则是相对简单的。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透过复杂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人们解决。
(5)有效性 任何科学真理,说到底都是人们为着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而创立的,因此,必须能够为解决当前社会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是科学真理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自19世纪中期创立以来,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原因就是这一理论适应了当时世界性的工人运动和社会革命的需要。1970年代末以来,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得到了迅速普及,也是因为适应了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实践的需要。
15.复杂形式逻辑
迄今为止,形式逻辑学所研究的实际上只是一种简单形式逻辑,其基本范式是“精确的一一对应关系”,用一个公式表示:若A,则B。这种逻辑范式在历史上主要是伴随着经典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对于经典自然科学来讲,这种逻辑形式完全够用,但对于现代科学来讲,这种简单形式逻辑就远远不够了。特别是对于经济学来讲,它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是一种随机概率过程,并不存在精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需要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复杂形式逻辑”的概念。所谓“复杂形式逻辑”,是相对于简单形式逻辑而言,适用于复杂系统复杂现象的一种逻辑形式,其基本范式为“主次概率对应关系”,用一个公式表示:若A且B,或C且D,则E或F。这个公式的含义是,一般正常情况下,A作为主导因素,B作为辅助因素,会导致E,但偶尔情况下,也可能导致F;另外,在偶尔情况下,C作为主导因素,D作为辅助因素,也可以导致E或F。通俗地讲,就是多因多果,有主有次,概然对应。
总之,原因与结果之间是一种概然关系,而不是一种绝对的必然关系;而各个具体原因之间,则同属于一个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机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即:它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它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结。换言之,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我们应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态度,而在它的部分的概念,论点和方法上,还要看到它的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虑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1.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硬件。
2.我国目前也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软件。
3.人口压力也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