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学习纸黄金理财白银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

房地产常见的拓客渠道有哪些

  如何拓展渠道拉近与客户关系是房产经纪人重要的一课,拓展客户渠道的方式往往多种多样。今天投之说(tzshuo.com)小编为大家梳理常见的拓客渠道,一起来看看房地产常见的拓客渠道有哪些吧!

  常见的拓客渠道

  (一)大机构、大集团等大客户资源;主要是项目附近的大型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大客户。

  (二)社区、写字楼、娱乐服务场所、超市、百货商场等客户资源;

  (三)开发商自身的会员俱乐部客户资源以及其他关系资源;

  (四)代理商的客户资源或者二三级市场联动的地铺网络及其积累的客户资源;

  (五)合作物业公司的客户资源;

  (六)房展会、巡展会等外展活动积累的客户资源;

  (七)专业短信公司、直邮公司的客户资源;

  (八)银行、证券、基金机构、移动公司的VIP客户,高尔夫、车友会、游艇会等俱乐部会员;各种协会如台商协会、证券协会、物流协会会员。

  (九)房地产公司员工和老客户推荐的客户资源。

  拓客渠道:邀请参加项目举办的活动

  拓客渠道:访谈

  访谈也是一种好的客户关系维系方式,访谈体现对客户意见的重视,能给客户增强归宿感和主人翁的感觉。尤其是开发商定期业主恳谈、开发商专职聘请业主顾问等等都是好的形式,西安紫薇花园就是通过聘请业主担任兼职工程监理获得了很高的品牌美誉度。

  拓客渠道:消费

  对销售现场来说,人气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一些地段较偏、人气不足的项目。消费可谓是有效促进人气的重要手段。

  很多较为高端的项目如深圳中旅国际公馆、深圳中信红树湾都在售楼中心引进老树咖啡等品牌餐饮机构,给客户提供咖啡、冷饮、点心等,同时还给诚意客户发行消费券,通过赠送1000元消费券等吸引客户本人及亲友到销售现场。

  拓客渠道:专项推荐

  专项推荐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产品推介会,深圳星河丹堤项目将产品推介会与小型餐会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拓客渠道:回访

  定期对到访客户进行回访也是客户关系维系的规定动作。

  拓客渠道:馈赠

  对客户的馈赠包括节假日赠送小礼品、签约入伙赠送纪念品、活动抽奖奖品等,还有老客户带新客户的积分奖励、赠送物业管理费等。

  机构类营销拓客渠道

  1渠道1:一手代理(含独家代理、联合代理与开发商自建团队)

  已是“高成本、薄利润”(劳资成本日益高涨,而平均代理点数则趋于下降:一线城市或主流项目1.0-1.2%,二线城市1.2-1.5%,三线城市1.5-1.8%,滞销房源的点数与溢价分成等情况需甲乙双方另议,另外,不同业态的营销佣金略有不同)的一手代理商,或者自己搭建自己付钱的“销售团队”,是过门的“大老婆”,“团队建设、进场投入、培训、工资等”都是要先搭进来的固定成本,为了生“娃”(业绩),这个渠道及其团队,会和你同甘共苦更久。

  1. 先收人心,后榨业绩:榨取业绩,并不需要处处都扮“周扒皮”,整天拍桌子不一定拍出持续稳健的业绩(往往你还没骂完,人就bye-bye了)。在严格的机制之外,善待、鼓励与支持和你长期同船的人,其实能让销售团队更加任劳任怨地拼命干活(老祖宗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意思了),奇正相合,方为管理王道。

  2. 按实际可完成业绩额的110%-120%来设定基本任务:营销管理中的目标业绩设定,重要的原则是——目标业绩,要是“跳起来才能摘得到的桃子”。

  3. 给(中层)1个人开1.5个人的工资,然后安排2个人的活:不要吊死在“人员编制”的树上,中层销售管理人员是团队的大脑和引擎,进入28-35岁的年龄阶层后的中层,对于薪佣结构的追求发生变化,建议以高于市场水平的固定工资和与市场打平的佣金(业绩公佣)来设定薪佣结构,如:1.5-2.0倍市场水平的固定工资+1.0‰-1.5‰的公佣计提点。然后,充分调动中层的管理智慧与带队打仗的经验

  4. 基层工资“严控”,跳点激励“够嗨”:靠工资吃饭的销售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只会拖死项目。基层销售人员薪佣结构设计的具体建议为:固定月薪范围取值1500-2000元/月(二线城市为例,一线/三线城市可以在20%区间上下浮动)。目前市场上普遍的佣金计提范围在1.5‰-2.5‰区间,说实话,这已经不太有吸引力(因为淡市已经将过去大量签单的业绩红利,都冲得没多少钱可以赚了),因此,如果真要打仗,可以将基层人员的佣金计提标准设置在4‰左右,直接用高佣金吸纳真正有杀伤力的置业顾问加入团队——这才是项目冲高业绩的真正源头。另外,当目标业绩略高或远超正常水平时,在冲刺业绩时,还可用“增量利益”作为核算基数,分配一部分超额激励,来作为达标奖励(比如:增量业绩的佣金翻倍),同时,设置一个基本任务,作为未达标情况下的罚则。

  5. 重奖轻罚,分级共担:一些管理者,喜欢搞“重奖重罚”甚至“轻奖重罚”,实在是不明智。虚高的目标业绩,大多是被年初的业绩增长率需求给害的,不堪重负的业绩任务下,还祭出“罚款”的大棒,其实对团队士气未必是好事,只知道用罚款与砍人来祭旗的军长与军纪,本身就值得反思。在这种高压业绩之下,用正向激励为主,逆向惩罚为辅的思路,应该是考核激励设计的原则。其次,要按照管理层级,逐级设计与执行奖罚,让奖罚成为“连坐”,不能顾此失彼,让一些人累死,而另一些人站在岸上看热闹。

  6. 逼出“头马”,再逼“马群”追赶:没有销售“大神”的项目,是僵尸团队;大神如果永远是同一个人,也还是僵尸团队。因此,要逼迫团队“学习、分享、内部竞争,互相良性PK”氛围的形成。具体,有2件事可重点抓:

  ① 早会定计划,晚会做总结,经验共享:很多销售团队都开早会(似乎餐馆、美容美甲、甚至沐足馆都在搞早会了),不要指望前一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的销售主任,在一个很多都流于形式的八股早会(早读+打鸡血+讲故事+唱歌跳舞+喊口号…)后,就能满血复活。靠别人喂鸡血才能亢奋的销售人员,是成不了销售精英的。所以,要回到案场每一天的具体问题上来,引导团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群策群力解决疑难杂症,及时处理客户反馈的问题,据此调整出新的说辞与“百问百答”,尽快完成团队培训与同步。

  ② 开“有议题,有方案,有落实”的会:责任到人,紧密追踪,及时纠偏,结果考核。不能“乱开会、开会乱”,多少营销光阴,都是在无效会议里蹉跎掉的。

  7. 把营销方案逼到“落地”为止:对比较喜欢“引经据典”,动辄给你提“××项目如何如何”的,要小心,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对方案的落地细节和执行难点,要尽量“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才不会“会议开得很happy,会后还是很worry”。

  8. 让提案的那个人来操盘:要防止“提案的是高手、操盘的是猪头”的情况发生。做开发商,最牙痒痒的,是“相亲”看上的人,娶过门时就“老母鸡变鸭”了。我常提两个问题来试探服务方的底气:①能不能让经理提案,别整天都是几个大拿给我提案(你们总经理能做我的项目经理吗?);②把团队名单作为附件,写进合同,并在合同中设计相应的人员调整流程与违约责任。

  9. 三级管控制,量化责权利:大型开发商,在很早期,就已将工程和项目管理领域的分级管控体系,引入营销流程。并明确:

  ① 一级项(分类大工作):在全程化的签约回款、风险处理与客服工作之外,对营销的主体流程,主要包括“公司品牌导入、项目宣传造势、蓄客认筹、装户、开盘、持销(租售)、清尾、入伙”等工作进行分割。

  ② 二级项(分项子工作):对一级项进一步拆解(子项分解繁杂,不一一列举)。

  ③ 三级项(人机材钱时):明确主责任、协助人/团队、硬件保障条件、物料清单、财务预算与收支、进度管理等。

  ④ 成果导向,量化“责权利”:只有把人和“任务量、成果标准、责权明细、奖惩方案”绑在一起,才有工作稳步有序执行、及时纠偏。

  10. 按到款及时结算,适度截留或滞纳:无论对己方还是服务方团队,及时结算,都是销售良性循环的极为重要的保障。而结算额度与比例,对于开发商自建团队的员工,可以按照“到账:入伙后:办理项目产权初始登记备案后=8:1:1”的比例,来进行适度的结算截留。个人的经验看,不建议用“保证金”来保障乙方履约业务(首次结算前,乙方都在预投入成本,已经为项目预付出了),可以考虑“少额滞纳”(具体做法是:在乙方协助购房客户完成认购意向签约、齐件交件、银行放款或同贷书送达、账户到达甲方账户后,甲方给予乙方结算。如此时甲方对乙方的信任度尚未建立,可以考虑商谈在每笔结算时,计提少量如“10%”的滞纳金,待合同签约及备案登记等环完成时,予以结算。以便保障乙方服务善始善终,不至敷衍了事)。

  11. 少花点钱在“物”上,在一定分寸内,多花点钱在“人”上:10万块,投个户外也许只冒个泡泡,但砸在团队激励上,就会砸出个“大水坑”。在保障了基本、必要的渠道与物料的投放后,把余钱尽量多、尽量以现金形式地,奖励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案场营销人员”,他们,永远是最值得激励的。

  12. 要求服务商抽取一定比例的公用金(或甲方设)激励创新,激活团队,及时兑付:中央集权“长官制”的问题一是,长官对了就全对,长官错了就全错;问题二是,老大觉得下属没用,自己累得要死,下属觉得自己也没啥用,慢慢的,那也就真没用了。所以,“激活团队,让团队成长”才是管理者的核心团队建设任务。怎么做创新激励呢?方案如:1个合理化营销建议奖100块;能在项目上执行落地再奖200块;经落实证明能带来上客与业绩成交实效的,加重奖励;具备复制到其他兄弟项目价值的,再重奖。用现金或微信红包,在最短的周期内兑现(微信红包是可以在营销团队群内马上兑现的),公开表扬,搅活氛围。

  13. 向服务商学习:目前国内大多数代理渠道合作里,乙方都没有意识到,在合同中增设降低被挖角的“竞业条款”的必要性(条文如:合同服务期及服务期结束后的××年内,甲方不得聘用乙方人员,否则×××云云),在此,建议代理服务商增加这一重自我保护。对于开发商而言,我不建议“恶性挖人”(挖了服务方的1个人,而毁了服务方的合约),虽然这种事情天天都在发生,但,从诚信的营商环境来看,实在是人人有责的事情。我的建议是:选拔3-5个人,进入服务商团队,融入其环境,获得学习与进步的空间。

  2渠道2:二手中介

  二手中介渠道,最近两三年才逐渐进入开发商的合作范围。

  之前多年,一手代理和二手中介就像划了楚河汉界,井水河水互不掺和。为什么?

  1. 中国的人口、土地、经济等红利赋予房地产的价值增长,在一手市场充分释放,而二手市场没有获得完全的孕育与生长空间(除了少量特大型城市外)。

  2. 一手的“驻场代理”,与二手的“地铺带看”存在较大“标的物差异”,即,一手更像某个项目的专卖店,二手更像带看周边各个楼盘的杂货铺。

  3. 无论是公司还是从业个人,佣金点数的差异巨大。

  开发商愿意花更高的营销成本,挖掘二手渠道的原因是啥呢?——为了“增量业绩”。

  要怎么拧干二手中介渠道的营养呢?给6个办法,大家参考:

  1.大胆砍价: “有一单宰一单”的二手中介渠道,因为知道开发商“急需增量业绩”,往往开口就喊“2%-5%”的佣金,但二手中介并没有因兼顾“一手销售”而产生多少增量工作(只是把二手门店的到访客户,进行转介而已)。所以,“大胆博弈,大胆砍价”(你的品牌越大,砍价能力会越好)。

  2.严格评估“带看客户占比与成交率”,严格业绩考核(与佣金方案挂钩):在开发商角度,最受不了的,是“花钱纳了妾,然而并没多生几个孩子”。

  3.多娶一个是一个、多生一个是一个、跑了一个再娶一个:妾嘛,多纳。二手中介渠道和你签约时,也不会写明“给你专属服务”(除非你把这个条件写进去),所以,二手渠道会把它的客源也兜售给其他开发商(里面可能有你的竞争对手哦,杯具吧),再加上,二手渠道的带看与成交的随机性,比一手代理要强,所以,本来也带有“博爱”心态结婚的开发商,也就不要太较真。

  4.控制运营成本、专设管理制度:以某二手渠道商为例,项目启动渠道模式,需要在原有的一手1%-1.5%的佣金基础上,加以2%的代理费,除保障地铺输送客户的运转成本(其实这部分成本真的很低)外,还用这笔钱,设置约10人的专属渠道组,专门抓客。单设渠道成交佣金4 ‰-6‰(注:一手佣金约千分之1.5‰-2.5‰),对渠道负责人追加渠道奖励金。这样,二手门店组负责联系各区域二级门店资源、渠道组则额外“采血”,向项目输送。

  5.要求对样本进行抽查,并有权审核数据(给二手压力,提高营销效能):目前的二手渠道所承诺的客源量,垃圾信息多,鱼目混珠。不要看到二手渠道开出的“鬼就那么长”的客户电话清单show,就觉得找到了可以救命的稻草,你不妨随机抽取一个号段或者要求检查call客记录,进行排查,看看号段信息在“死号”、“2秒挂”、“老客户”、“死客(刚购房)”等客源分布上,大致处于什么水平。以此检验二手地铺的规模、信誉、带看能力与带看质量。

  6.缩短合作期:3-6个月为限,到期续谈续约,无效就撤。

  3渠道3:电商(含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电商目前的身份很有趣,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这个队伍里,有传统传媒领域混不下去,换身线上的衣服兜售线下服务的;也有从IT领域直接翻墙过来打劫的;还有一直在线下混最近搭了“互联+”的车,急忙要秀一把高大上的。

  更有趣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售楼部多了一两丁人,支个小方桌,搬个小板凳,在售楼部找个地儿一坐,架一台电脑,连一台pose机,再摆一个铭牌(上面赫然写着“团购中心”几个大字)。我一度觉得这是“伪电商”,甚至觉得这和“打劫”没啥区别。

  开发商也不傻,为啥还要选这类渠道呢?

  除了“二手中介渠道”中聊到的那些同类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电商(先不论真伪吧)开出的服务菜单,常有不少打包服务,虽有兜售嫌疑,但总聊胜于无。比如:门户网站广告条/浮动Banner、纸媒广告通栏、通稿与软文制作、带看包车或报销等等,在“碧哥”的项目(马来西亚/大亚湾/青岛等)里,和旅行社合作大肆包机包车带看的,也不在话下。

  打假和挤泡泡的手段,推荐如下:

  1.双指标考核(带客量+带客占比):带客量(根据你的目标业绩,由6-7项指标反算上客量的差额,借此来对电商渠道提出带客量要求)、带客占比(20%-25%),两手抓。

  注,“五项指标反算”的基本指标序列如下:

  目标业绩→转签率→解筹率→认筹率(如有开盘)→到访率→(营销渠道或物料)到达率→预计传播的营销指标/或基数。

  2.设计好业绩考核期、把握好合同有效期:签订2-3个月的考核期,总合同期控制在6个月内。合同到期,双方商洽续约事宜(一个中长周期都不见绩效,这个电商渠道也就基本没啥价值了)。

  3.严防死守,严格登记:防止“低佣金”的案场自然来访与与传统渠道上客,流向“高佣金”的电商渠道,杜绝案场贪腐(这一点,对于所有存在“佣金落差”的渠道管理上,都要极为严格地把控,一旦发现,直接开除,不可姑息)。

  4.让你的导客台的秘书或者轮值置业顾问,认真的登记好客户的来访渠道:你的客户是“全部缴了团购费(3000-5000块/批不等,这钱…营销总其实挺郁闷…)”的,你一定渴望电商服务效能显个形吧!到时候,儿子是谁给你生的,总不能糊涂啊!

  4渠道4:全民经纪人

  国内最早全面提出“全民经纪人”概念的,应该是“好屋中国”吧。搜房、乐居、房多多、平安好房、吉屋、链家等平台也都上了,甚至各大开发商自己都在搞,百花齐放。(目前这类渠道带客与成交的母体模式,建议大家看看欧美Zillow和Trulia)。

  目前全民经纪人所划分的“专业经纪人、社会经纪人、机构经纪人”三个主要类别。其本质,都是依托IT技术的营销平台。其商业模式,度娘知道的比我多,不罗嗦了。

  我个人赞成全民经纪人作为销售渠道的主要原因是:

  1.朋友一句,顶置业顾问100句:做全民经纪人的,一般是有些闲,或者恰好有朋友要买房的人,他们以“朋友的身份”介绍的一句话,确实顶得上售楼部置业顾问100句说辞和无数谈判技巧

  2.省点时间和精力:全民经纪人有其可取之处,平台带客,可以节省较多的己方推广成本与营销精力/时间(多合作,符合开发商资源整合者的定位)。

  同时,在与全民经纪人合作时,可以再拧一拧的价值有:

  1.要求平台方,多发力打通你尚未打通的“专业经纪人”与“机构经纪人”通道:平台动辄百万计的注册经纪人的规模,本身有点水分不奇怪(总不能不准别人搞营销吧)。在册经纪人的增量成交主力,目前仍以“专业经纪人”(往白了说,就是“二手中介顾问”,甚至一手置业顾问),因为佣金落差,大量营销营销人员,开始利用“全民经纪人”平台炒更,成了平台“雇佣军”,谁给钱多就引导客户去哪儿带看。这个现象,是传统的一/二手服务商向平台(搜房事件在先,还会有事儿在后的)发起抵制的根源所在。所以,全民经纪人渠道,与“一/二手”渠道,本身是有重叠的,开发商能做的,是要加强客服后台的登记、统计与管理,多得新业绩,少花冤枉钱。

  2.既要和平台合作,也要向合作单位伸手:开多几次“全民营销宣导会”,把房地产庞大的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都调动起来,施工单位、装修单位、设计单位…,谁卖给谁钱。

  3.发动公司内部的员工做“全民”:你的员工对项目更熟悉,还节省了宣导成本。

  4.做好来访与成交登记,防止全民经纪人服务供应商,通杀你的上客分佣权。

  非机构类营销拓客渠道

  对于非机构类营销渠道,因为碧桂园、融创、中海、龙湖、世贸等(以渠道拓客、地推拓客等见长)的企业,已经做得很细致与到位了,度娘可以搜索到大量介绍,行业内的各类培训与沙龙也是反复炒作,笔者不再赘述。

  仅列出主要菜单,有机会,在一些重点的操作细节以及要注意的重大问题,再用案例在后续营销评论中加以说明)。

  非机构类营销渠道的主要菜单(供业内人士参考)如下:

  渠道5:老带新(人脉拓展)

  渠道6:竞品拦截(摩托仔、小蜜蜂)

  渠道7:异地营销(项目联展、旅行社带看、度假物业联动、异地二手联动)

  渠道8:会员制渠道(行业协会、4S店、夜总会、健身房/SPA馆/美容美发、宠物店、高档食府、航空会员、婚庆婚纱、高端研修班)

  渠道9:社区型渠道(超市/便利店、面包房、桶装水店、DM/速递、餐馆、道闸、菜场、广场、拆迁点位)

  渠道10:公共型渠道(酒店、甲写、银行、邮/电/广、的士、院线、酒吧/KTV、精英杂志)

  渠道11:下乡路演(村委、农贸集市、夜市等)

  渠道12:企业拜访与团购(大企业、私营企业、机关单位)

  渠道13(特殊渠道):医院、公墓等;

  关于渠道营销的几个重要辅助工作:

  1、 渠道专组

  2、 拓客地图

  3、 节事图

  4、 拓展物料(宣传物料、拓客礼品、楼书、大客户拜访PPT、推介会PPT等);

  5、 分时营销;

  6、 统计分析与执行调整。

  >>>下一页更多精彩“建立关系的拓客方式”

标签:

投资说 » 房地产常见的拓客渠道有哪些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