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贵(1944.10~2013.02.02),男,汉族,四川省岳池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经济学家,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2013年2月2日,陈佳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一、个人履历
1944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64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
1969年9月参加工作。
1969年至1970年,在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劳动锻炼。
1970年9月至1978年10月,被分配到甘肃省农宣队平凉分队、甘肃棉纺织厂工作(1970年至1971年,在甘肃省农宣队平凉分队工作,任组长;1971年至1978年,在甘肃棉纺织厂工作,任计划员、生产计划科副科长、科长)。
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实经济系,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1年8月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
1984年10月至1988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在职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其间:1986年至198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作访问学者),先后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体制管理研究室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机关党委书记(其间:1988年至1990年,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机关党委书记兼研究室主任;1990年至1991年,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机关党委书记、副所长。1991年至199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经济学院进修)。
1993年8月,被评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1995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所长。
1996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1998年9月至2009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并任学部主席团成员,经济学部主任。
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代主席。
2013年2月2日8时4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2013年2月6日上午9时,陈佳贵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二、陈佳贵成长经历
陈佳贵故居位于一座有着典型清代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内,不过眼下已经有些破败,原本住有10余户人家的院落变得空空如也,一些木楼也已经垮塌得仅剩几根柱头。陈佳周说,老院子叫“关家嘴院子”,但没有一家姓关的,解放前住有大地主,解放后就将这一院落分给贫苦人家了。院里以前办过学校,陈佳贵小时候便是在院里读完了初小。
院内紧贴正堂的右侧老屋,陈佳贵便出生在这里。陈佳周比陈佳贵小10岁,给陈佳周印象特别深的是,哥哥陈佳贵读书很刻苦,特别是在考大学前的一个假期里,他天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看书,哪里也不去。1964年,陈佳贵如愿地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
儿时的陈佳贵,日子在割草、放牛、放羊与上学中度过。高小毕业,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华蓥初级中学(今华蓥市溪口中学)。陈佳贵高兴不已,而他的父母亲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学校离家30多公里路,他们担心小佳贵身体吃不消不说,而每月必须缴纳的3元钱伙食费更把一家人难住了。求亲告友,东凑西借还不够,父亲一咬牙,将准备盖新房子的木料扛到市场上去卖了,总算勉强凑够了这笔费用。
上初中后,为了替家里减轻负担,陈佳贵常常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去山里挑煤挣钱。他人小个头矮,一次最多只能挑三、四十公斤。从煤矿挑一担煤到学校所在的华蓥街上,他能挣到的也就2角多钱。暑假期间,为了筹集下学期的费用,他又到渠江边的罗渡煤站挑煤转运到船上外运。每次挑50公斤,来回走2公里路,上坡下坡,磕磕碰碰,一次只能挣到3分钱,一天苦力下来能挣5角钱就算很不错了。挑完回家,他的肩膀红肿得像生了毒疮一样,火烧火燎般地疼痛,脚也常常被草鞋磨起了大血泡,身子累得像散了架似的,但他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
生活的困难与艰辛,不仅磨炼了陈佳贵的意志,而且激发了他努力学习的斗志。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习成绩都很优异,初中毕业时被学校授予“优秀学生”称号。考入岳池中学后,又通过几年的努力,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家乡的第一代大学生。
三、研究成果
陈佳贵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内容有理论研究、问2011年6月8日陈佳贵在社科院金融所作讲座2011年6月8日陈佳贵在社科院金融所作讲座
题研究和对策研究三方面。
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不断探索企业成长、产业演进和经济发展的规律”。199年,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2000年后,进一步研究了工业现代化理论和工业化理论,提出了评价工业现代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问题研究
在问题研究方面的重点是,“系统分析我国经济改革、管理与发展的关系问题”。针对中国企业和整个经济改革、管理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改革、管理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不少见解。前期关注企业层次的改革、管理和发展的关系问题,后期拓展到产业和整个宏观经济层次的改革、管理和发展问题。
对策研究
有关对策研究方面的核心是,“积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现代化战略”。围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现代化战略,陈佳贵展开有关政策建议研究。1993年,概括地勾勒出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2005年,提出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向工业经济大国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基于这种国情判断的经济现代化战略。2012年,提出如何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