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经历
1、工作经历
1984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
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Mirrlees 和产业组织经济学家Donald Hay,主攻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以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
1984-1990在体改委工作期间,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有广泛影响的论文,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
1994年8月-1997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教授1997年9月-2010年12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开始任学院副院长。 2005年任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3年,时任北大校长助理兼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6年9月8日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2010年卸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2012年12月卸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
2014年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离职,重新回到他曾经的创业之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社会兼职
兼任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及国家体改委企业改革咨询委员,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学科专家评审组委员。
国务院国家审批制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电信法》起草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工商管理组副组长,《经济研究》、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Restructuring Finance和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编委,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2005)和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任国际中国管理学会(IACMR)副会长、中国经济学(CEA)(英国)副主席。
3、讲学经历
1996.4-6, 1997.2-7,1998.6-9,香港城市大学讲学
1997.12, 日本东京大学讲学一周
1998.2,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两周
1998.12,韩国国立汉城大学讲学
4、社会活动
2008年7月4日,在西安参与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
发表的《母亲》一文表达了一个普通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凸显了中国母亲的典型形象。
2013年9月12日,夏季达沃斯论坛第二天,嘉宾的讨论渐入佳境。作为坚定的“市场派”代表,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正茂展开了一场关于“垄断”的争论。
针对民众长期对中国通信行业存在“垄断”的指责,李正茂予以否认,并反指“微信才是垄断”;张维迎则表示,国内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是“混战”,并不是真正的竞争。
二、主要著作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4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市场的逻辑》(2010),《什么改变中国》(2012)。
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
三、个人荣誉
1990-1993,世界银行奖学金(三年)
1992-1994,牛津大学Nuffield学院奖学金(二年)
1992-1994,伦敦经济学院Lionel Robbins 纪念奖学金(面向全英大学的最高奖学金,每次仅授一名;二年)
1992,牛津大学研究生最佳论文奖(the George Webb Medley Prize forthe best thesis)
1997年,《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获得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特等奖(仅一名)
1998年,《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获得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2002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8年,选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30年,经济30人”;
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理论贡献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2011年,获2011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
四、张维迎的研究成果
张维迎教授研究成果主要来自企业理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三个研究方向。
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据对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1995-1997年间论文引证统计,张维迎教授的论文被引证的次数排名第一,其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名列单篇第一。另据统计,在1997年出版的43种经济学核心期刊文献中共引用《经济研究》历年发表的文献405次,其中张维迎教授的论文占22次,名列第一;被引用4次以上的有16篇,其中张维迎教授占3篇。
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方向,张维迎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96年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一书,可以说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被国内多所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台湾大学等学校选作研究生教材。出版后不到两年,这本书已发行2万册,许多大学经济学研究生人手一册,被《中华读书报》评为1997年最畅销的经济学著作。这本书还获得1997年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唯一的特等奖。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杨小凯教授认为这本书是“国内最好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五、简历风波
2010年网络上发起的“唐骏学历造假事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假热潮。2010年7月29日,这打假的目标转向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教授张维迎。但此后张维迎通过博客发表声明,对此作出了澄清。
相关质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简历造假:1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时间造假;2获奖资讯造假;3编造不存在的书作为自己的著作;4盗取他人贡献。——张教授在无数次给企业家演讲时强调企业家要‘讲诚信’……”网友孔曲波发于2010年2月的微博被翻了出来,并且被广泛转载。孔曲波表示帖子是被朋友翻出来的,他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书是2010年从新加坡花了几百块钱买的正规出版物。关于张维迎造假的内容,大概有十几页,只是书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名人造假的证据。对于发微博一事,孔曲波表示:“发帖只是说我看了这本书,(对于张是否造假)我没有做调查,这点我必须说清楚。”“我也没有必要炒作。”此后,孔曲波已经将帖子从微博中删除了。但已经转发的帖子还在流传--(摘)。
事实上,这并不是张维迎被第一次质疑造假。最早的质疑帖早在2007年就已经出现,也曾引起争议,但最后不了了之。最早提出质疑的网友是搜狐网友“踏月留伤”。而他质疑的内容与孔曲波从书上看到的内容大致吻合。
首先是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的时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上,张维迎的中文简历上只写着“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但英文版本上写着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而网友“踏月留伤”提供的一份由牛津大学学位办公室大卫·布朗的回复显示:“张维迎是在1994年7月30日获得硕士学位。”
其次,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张维迎简历中,其中包括央视对他的介绍,写着“硕士论文曾获1992年牛津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最佳论文奖(George Webb Medley Prize for the best thesis)。”但根据网友“踏月留伤”的搜索,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Robert Shimer也同样声称自己获得了该奖项。“踏月留伤”上传了一份张维迎撰写的论文《从现代企业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扫描版本,上面写着“该奖为牛津大学所设的唯一的经济学研究生论文奖,每年授一名”。而Robert Shimer 邮件回复“踏月留伤”时表示,自己确实获得了这个奖项,至于其他人是否也获奖,他没有这个印象。由此,“踏月留伤”提出:“张维迎在获奖信息上造假:要么他和Shimer教授同时获奖,该奖就不是每年授一名;要么他根本没有得奖。”
张维迎被质疑的第三项是有关他的著作。“张维迎提到自己出版了一本著作《中国经济转轨》(与易纲、迟福林合编,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但在牛津大学出版社书目查询系统中进行检索,“未发现这本书”。
事实澄清
2010年7月29日晚,就有媒体收到了张维迎发来的邮件回复。附件中是1992年6月22日由牛津大学Macallister女士发给张维迎的通知。里面写道:很高兴地通知你和Robert Shimer一起获得了牛津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最佳论文奖,奖金有200英镑,你将获得其中的100英镑。这封简单的邮件却能回答网友的两项质疑,首先,张维迎的硕士论文是在1992年完成并获奖的,其次当年有两个获奖者,分别是张维迎和Robert Shimer。[9]
之后8月1日,张维迎在自己的网易博客中,发表了《关于质疑本人“学历造假”的声明》,对网友的质疑作出了完整回应,表示“出自本人的每个阶段的简历,其所有文字都是准确无误的,经得起任何形式的审查”。首先,关于学历问题。张维迎于1992年6月完成硕士学位学业后,即得到批准继续读博士学位,考虑到参加繁琐的硕士学位授予仪式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没有参加当年的硕士学位授予仪式;但想着以后参加一下,留个纪念,也就没有申请“缺席授予”。到1994年6月完成博士学位,于1994年7月30日下午一并先后参加了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授予仪式。所以,博士学位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上的发证日期都是1994年7月30日。
其次,关于获奖问题。张维迎与英国学生Robert Shimer分享了1992年度最佳论文奖(George Webb Medley Prize for the best thesis)。该奖项一般仅授予1人,但在考试委员会难以在两人之间比出高下的情况下,也有两人分享的时候。例如1997年的最佳论文奖由Magdalen 学院的MISS AMY FINKELSTEIN和Nuffield 学院的PIETRO STELLA分享。
第三,关于《中国经济转轨》的出版情况。1993年6月底7月初,由中国(海南)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留美经济学会、留英经济学会三家联合,在海口举办了一次经济改革的国际研讨会,由迟福林(海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易纲(留美经济学会会长)和张维迎(留英经济学会副会长)负责组织工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会议之前已约定分别出版中文版和英文版的论文集,英文版计划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且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但编辑工作非常漫长,特别是国内作者的论文,翻译和修改起来难度非常大。大约到1995年下半年的时候,仍然有好几位作者的论文没有修改完成,此时出版社编辑也担心时过境迁,出版后销量不好(国外出书定稿之后还得很长时间),不太愿意出版。在此情况下,双方商定停止出版这本书。之后,还专门为已提交论文的作者(特别是海外经济学家)写了致歉信。张维迎在1995年5月之前的一个英文简历上曾列过这本书,但明确注明是“待出”(forthcoming)。在决定中止出版这本书后,个人简历和任何学术成果介绍中再未列过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