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学习纸黄金理财白银

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

厉以宁

  厉以宁,男,汉族,江苏仪征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一、人物经历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任教。

  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85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撤系建院,成立经济学院,下设经济系、经济管理系、世界经济系)。

  1988~2002年,任全国人大第七届、八届、九届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3~2007年,任全国政协第十届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3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994年至2005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经济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99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贡献奖(个人最高奖)、国家教委科研一等奖等。曾主持《证券法》起草、《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

  2005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2008年至今任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还担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贵州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

  2013年起,任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3年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3年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终身成就奖

  二、社会任职

  厉以宁教授,祖籍江苏仪征,1930年11月出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还担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

  厉以宁教授自2003年一直担任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他还是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博士生导师。

  厉以宁教授于1988年至2003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今任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三、人物成就

  1、出版获奖

  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厉以宁教授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厉以宁教授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 “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最高奖)、第十五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日本)、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等。1998年荣获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厉以宁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论民营经济》《工业化和制度调整》等。

  2、学术成就

  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

  3、国家形象代表

  2010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作为参演人员,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该片是为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厉以宁先生参拍“国家形象宣传片”出场于版本二画面二。

  四、个人研究

  1、研究领域

  管理制度和管理哲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国民经济管理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比较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等。

  2、个人专著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教育经济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关于经济问题的通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消费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简明西方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

  《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

  《国民经济管理学》,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1998年(修订版)。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

  《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转型发展理论》,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年。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湖南出版社,1997年。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论民营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3、个人文集

  《厉以宁经济论文选(西方经济部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厉以宁选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

  《中国经济往何处去》,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年。

  《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年。

  《转轨与起飞: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经济、文化与发展》,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经济漫谈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市场经济的足迹》,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面对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厉以宁北京大学演讲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厉以宁经济评论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厉以宁论文精选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厉以宁改革论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厉以宁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年。

  五、主要观点

  1、经典语录

  “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可以创新。中国不能离开劳动密集型企业。”

  “广东经济转型,晚转不如早转。否则就要落后于长三角和渤海经济圈。”

  “其实,他们带来的问题无非是两个,一是他们摆摊的地方周围环境很脏,二是挡了交通。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多雇一些人打扫卫生和引导交通,这样又可以带给一部人就业的机会。”

  “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2、两会言论

  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说,当前楼价居高不下,原因是地价高。他还回答了关于上调资源增值税的说法和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分配比例等问题。因在改革开放初期呼吁进行股份制改革而被称为“厉股份”的厉以宁,在本次“两会”上又在为民营企业大声疾呼。厉以宁笑称自己是“厉民营”。

  厉以宁在政协会议分组讨论间隙接受记者采访。他在“两会”上的关注点,一是林权改革,二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此外就是就业。他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五项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以扩大融资和支持兼并重组的方式,让一批有市场的民营企业迅速复苏发展”。

  厉以宁说,“为什么要‘保八’?”“‘保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而是通过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民生”。

  厉以宁强调民营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他说,吸纳就业较多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企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对扩大就业作用不大”。

  和往常的多次发言一样,厉以宁再次呼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他坦率地说,四万亿元人民币主要是投给大项目、大企业。他在此前一个民营经济论坛上说,四万亿应给民营企业留些空间。

  厉以宁对民营企业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上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二00三年,时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厉以宁,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题组组长身份,率专题组赴广东、辽宁等地调研。二00五年,专题组向中央报送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当年,支持“非公”经济的“三十六条”政策出台。

  “我呼吁过多次,非公经济三十六条中有好多还没有得到落实。”厉以宁说,前几年宏观调控时制定的一些规定,现在已经过时了,也该清理清理了。

  北京大学二00五年成立民营经济研究院,厉以宁出任院长。

  已经七十七岁的厉以宁说自己仍在上课,像“世界是平的”这样的畅销书他会看,也会让学生看。

  回顾“两会”,厉以宁多次为民营经济加油。二00七年,他指出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玻璃门”。二00八年,他说,部分领域的准入对民营企业还没有放开,称“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民企招工会产生一定影响”。

  厉以宁建议为企业减税,“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的出口退税,还没有提高到位”。他提出,政府采购,应该考虑给民营企业采购订单。

  3、厉股份

  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厉以宁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这位北京大学的教授,以他具有建设性的经济学著述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而他对中国经济改革最大的贡献,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提出了在中国要积极引进企业的股份制度,他由此而得到了“厉股份”的外号。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走出“文革”磨难的中国百废待兴,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大量在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回城的知识青年,急需寻找到工作岗位,就业成了一个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1980年夏,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主持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会议。参加会议的各路人士纷纷提出,为了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政府应当大力兴办企业。但是,国家拿不出那么多资金来兴办企业。

  厉以宁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可以组建股份制形式的企业来解决就业问题。他说,股份制企业就是民间集资,不用国家投入一分钱,就可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厉以宁的这次发言,是在高层会议上第一次发出的关于股份制的声音,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股份制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经悄然兴起。这与股份制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兴起,其发展路径是一致的。17世纪时,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批依赖集资组建起来的股份制企业,极大地推动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因此,股份制经济实际上是在中国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后必然要走上的一条道路。厉以宁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经济学家,以其敏锐的目光看到了这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为此而大声疾呼。

  但是,股份制这种脱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一些人看来,无异于是颠覆社会主义的“洪水猛兽”。围绕着股份制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学术界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厉以宁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今天,厉以宁在回忆当年的争论时说:“不同意我观点的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比较极端的人,认为我在搞私有化;一种是认为股份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中国环境跟西方国家不一样,中国当时的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转型;还有一种人认为中国缺乏企业家。对于后两种意见,我都作了应答,主要是强调股份制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公有制形式。”从1984年到1986年,厉以宁奔走于全国各地,作了很多演讲,写了很多文章,宣传股份制。

  1986年9月,厉以宁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经济改革最好的手段便是利用股份制的形式来改造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造现有的大集体企业。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成为中国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和国企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撑。

  事实上,当时积极宣传股份制经济的不止厉以宁一人,董辅礽、萧灼基、王珏、冯兰瑞、蒋一苇等经济学家都与厉以宁站在一起。正是在他们的积极推动下,股份制经济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逐步推进,并且从最初的集体企业开始向国有企业延伸,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出现的股份制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90年代初,随着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股票市场在中国出现了。厉以宁和他的“厉股份”的称谓,也载入了中国股市发展的史册。

  六、人物关系

  李克强、李源潮、陆昊、孟晓苏、龚方雄,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一个名字联系起来,厉以宁。李克强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北大读博期间,李克强与厉以宁、李源潮等师友合著《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这本书的所有论点后来完全被认同,渐渐变为正在实行的政策。如今厉以宁的学生在中国各个领域身居要位,他的思想正在影响中国未来。

标签:

投资说 » 厉以宁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