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2025年5月A股有望呈现震荡修复、结构性行情较为突出的特点,以下是具体分析:
政策面
4 月政治局会议预期有新政策落地,5 月政策面可能转强。财政政策方面,若专项债发行、特别国债落地等,将对相关基建等板块形成支持。货币政策上,在 4 月 LPR 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对降准有一定期待,若实现则有望提振市场信心,为股市提供较为宽松的资金环境。
资金面
5 月资金面大概率保持相对宽松,中长期资金入市预期较强。中央汇金此前增持 ETF 稳定市场预期,其持有的 ETF 在 2025 年 4 月有明显资金净流入,且结构更均衡,对市场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有望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
基本面
4 月是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后,5 月处于业绩披露的相对空窗期,市场对业绩方面的担忧暂时缓解,有利于市场情绪的稳定。从宏观经济来看,2025 年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4%,经济复苏动能强劲,企业盈利有望在二季度后逐步修复,全 A 盈利增速预计回升至 5%-10%,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撑。
市场技术面
前期市场调整后,技术上存在修复需求。不过,市场在震荡过程中,沪指可能在关键支撑位反复震荡,如前期提到的 3250 - 3300 点附近有较强支撑。若能有效突破上方压力位,如创业板指站稳 2250 点压力位,市场有望进一步走强,但需注意成交量的配合,单日成交额重回 1.5 万亿以上可确认突破有效性。
外部因素
美国推行 “对等关税”,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我国出口,进而对相关出口企业和板块产生一定压力。同时,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以及特朗普对华政策表态等,若外需预期恶化,可能拖累出口链表现,对市场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冲击。
板块机会
红利和消费板块:在震荡市中,银行、电力等红利相关板块兼具高股息和防御属性,配置价值凸显。消费板块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如饮料乳品、调味发酵品等,可能迎来估值修复。
科技板块:AI 应用、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板块虽在前期因估值压力和交易拥挤可能出现了阶段性调整,但长期产业趋势向好,在业绩披露后或迎来布局窗口。 以上内容均由公开信息整理而得,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走势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策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