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武帝林樱身份

万古武帝中林樱是林云的妹妹。万古武帝中男主为林云,他的称号是千国疆域之王,南夏镇国十大将军之一,封号是武安将军。林樱是林云的妹妹,她的功法是九阴寒经,兵器是玄阶上品骷髅宝剑,神器血煞螺旋镖,至尊神器诛魔剑。

民国名媛林樱嫁给谁了

鲍国宝。《民国名媛》是团结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图书,是作者时影创作的一部言情小说,在小说中林樱是福建首富林家的女儿,在24岁时嫁给了大自己两岁的财政部次长鲍国宝。

改变美国历史林樱简介

她是美国耶鲁大学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博士;1980年20岁的林缨因设计越战纪念碑而一举成名;1999年她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2002年5月30日 她以绝对优势当选为耶鲁大学校董。

林缨是一个成功者,她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不同的元素,在这个越来越小的星球中,人类的思想应该超越地域和文化。

那还是在几年前,读林达的书时,知道美国越战纪念碑是一位华裔女建筑设计师林缨的作品。

林缨就读于美国名校耶鲁这位很少可以看到她微笑的文弱女子,因一个纪念碑的设计一下子步入了知名建筑设计大师的行列。

越战纪念碑尽管曾遭到越战老兵们的反对,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由当年只有21岁的不曾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外族女子设计的作品已经成为美国纪念建筑的典范。

这是林缨用砖头制作的表达海与岛的连结是一体的,海岛就是大海波浪的一个延续。

也表达了她对景观艺术中自然连接的一种诉求。

林缨这位有着家族渊源的景观诗人说她喜欢简单而不繁复的东西,这一点从她最近在美国华盛顿的享利艺术馆展出的名为“规则景观”的装置艺术展的作品中可略见一斑。

该馆馆长理查德安迪斯说:“林缨具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她可以用简单的方式丶自然的材料传达出复杂而诗意的情境。

”她用自然而简练制作将理想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林缨以艺术的名义创作建筑作品,把视觉享受与环境艺术连接在一起,她常为客户进行景观设计。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在中国发现几个可以以艺术的名义去进行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呢?现在有很多艺术家投身到建筑设计中,比如何多苓,他的工作室设计的贺兰山居如果单拿出来似乎很美,但如果与周围环境相融后而俯视,便也一塌糊涂了。

而从林缨的作品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些启示,我们是否可以不再作做,心平气和地去面对自然丶面对我们所居的城市与乡村,然后以一种并非高居于不可能的理想王国中的想法来规划我们的景观呢

战争的回忆,回忆的战争——林缨和“越战将士纪念碑”

郑达:美国塞福克大学(Suffolk University)英语系助理教授。

在美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场震撼全国并分歧重大的战争:第一场是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它迫使人们思考,究竟是继续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存在下去,还是争取独立成为一个 *** 国;第二场是1861-1865年的国内战争,人们面临严峻的抉择,是南北分治丶成为两个独立 *** ,还是保持统一丶继续联邦的制度;第三场是1959-1975年的越南战争,它引起了长久的丶激烈的丶理性加感情的思考,它究竟是为维护正义丶捍卫自由的战争,还是一场错误政策加上愚蠢战术的噩梦。

美国独立战争为世界催生了一个生命力强盛的丶崭新的国家,为了纪念领导这场战争丶继而担任首届总统的华盛顿,在首府建立了高耸入云的华盛顿纪念碑;国内战争以南军首领在谈判桌上签字投降结束,虽然南北双方死伤不计其数,国家的统一得到了维护,为了表示对解放黑奴丶坚持统一的林肯总统的敬意,在华盛顿纪念碑的前方构建了庄严丶雄伟丶典雅的林肯纪念堂;越南战争,持续16年,全美国共计270万人参战,其中,死亡人数高达58万人(其中有8位女性),30万余人受伤,为了纪念这场改变了美国的政治丶经济丶外交丶心态丶价值的战争,1982年,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附近的林荫大道(The Mall)上,建立了一座黑色的丶外观如墓碑的“越战将士纪念碑”。

“越战将士纪念碑”的发起人是一位越战退伍军人,简·斯格罗格思(Jan Scruggs)。

1979年3月,当时29岁丶在劳工部工作的斯格罗格思看了反映越战的电影《猎鹿者》(The Deer Hunter),彻夜难眠,他浮想联翩,回忆起无数的战友,他突发奇想,觉得应当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所有参加越战的军人,并在上面记录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名单。

战争的回忆,回忆的战争美国研究斯格罗格思的构想得到一部分越战退伍军人的赞同。

于是,他与鲍勃·道比克(Bob Doubek)律师及杰克·惠勒(Jack Wheeler)律师等人一同组成“越战将士纪念碑基金会”,进行筹款丶组建工作。

他们订立了行动目标:在1980年,获得建立纪念碑的场地;1981年,完成筹措经费的工作;1982年,建成纪念碑;1982年11月11日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进行庆祝仪式。

但是,建立这座纪念碑难关重重。

首先,越战虽已结束数年,强烈的反战运动余波未尽。

社会上批评痛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反对者,听到要建立纪念碑的消息,立即表示 *** ,因为纪念碑的建立,等于为阵亡的将士歌功颂德,等于对越战是一种承认和肯定。

第二,退伍军人之间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即使在认为应当纪念越战的人中间,也有人觉得,与其建立一座丰碑,还不如直接帮助退伍军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益事。

第三,资金问题。

纪念碑基金会决定不用国家资金,靠募捐来筹款。

但是,筹措数百万元资金,谈何容易。

基金会向20万退伍军人发信募捐,仅2000余人回复,平均每人捐款17 39美元。

扣除费用开支,所得只剩6500美元。

第四,要办成此事,需要 *** 的支持,必须与国会等机关组织打交道。

但是,要能在 *** 的官僚机构丶系统周旋和谈判,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斯格罗格思和其他组织者没有却步。

他们一步步地努力行动。

他们先择定林荫大道上靠近林肯纪念堂附近的草坪作理想的碑址。

那地方附近,除了国会山庄(Capitol Hill)丶华盛顿纪念碑丶林肯纪念堂,还有白宫丶杰弗逊纪念堂丶斯密士索尼恩博物馆及其他六丶七个著名的博物馆。

那是旅游中心点,而且从实际和象征意义上说,那是美国的中心点,可谓最神圣的地方。

斯格罗格思在国会进行游说,得到参丶众两院的批准。

1980年7月1日,卡特总统签署批准国会的法案,划出了林肯纪念堂右侧的二英亩草坪作为碑址。

接下来,基金会便开始征集纪念碑设计图案的工作。

他们决定向全国发出邀请,欢迎所有人参加。

甄选获得首奖的作者,可以得到2万美元奖金。

结果,报名者踊跃,共2573人参加报名,至截稿期共收到1421件设计图,盛况空前,可谓美国历史上公开艺术竞赛的最大规模。

这些应征的设计图如果并列成队,可长达1.3英里。

评选委员会由八位享有名望的艺术家组成。

所有作品都悬挂在室内,评选委员会逐一审选。

经过粗选的大量淘汰后,剩下232幅。

最后,经过层层筛选,1026号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一致通过,荣获首奖。

在建筑丶艺术界尚属无名之辈的林缨(Maya Ying Lin),便是获得首奖的设计者。

当时,林缨还在耶鲁大学读书。

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艺术比赛。

她是在耶鲁的布告栏上看到越战将士基金会征集设计图案的消息的。

她跃跃欲试,但对此并不抱很大希望。

在教授的鼓励下,她去华盛顿特区作了实地考察。

那是11月间,秋风萧瑟,但碧天如洗。

站在林荫大道上,面对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林缨的脑中立即形成了强烈的构思:建造这座纪念碑应当切开地面,并且让碑石升出地面,象征伤口的愈合。

纪念碑应当类似双臂舒展,拥抱全人类。

她还觉得,周围整个公园像一个具有生命的整体,纪念碑应当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应当融洽地存在其中,而不能显得突兀。

她设计出草图,在班级里进行讨论。

那是一道125度的“V”形黑色的墙,中间交界处最高,逐渐向两侧低斜下来。

她的同学和教授都对作品的色彩和线条等方面提出了批评意见。

但林缨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她的设计是“建筑形式的双关语”(Architectual Pun),不直截了当,可是有内涵,令人寻味。

安吉勒斯·伯尔(Andrus Burr)教授赞同她的基本构想,但建议她应当使纪念碑的“V”形具有某种意义。

他给林缨的作品打分“B”。

后来,伯尔教授的作品也一起参加比赛,却名落孙山。

没料到林缨却崭露头角,成了全国知名人物。

林缨在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雅典镇长大。

林缨的祖父林长民是近代中国史上的知名人物。

他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倡导进步和 *** 体制。

借用中国历史学家乔纳森·史彭斯(Jonathan Spence)的评语,林长民是一个“热情洋溢丶爱好交际丶富有浪漫情操的人”。

林缨的父母于40年代从大陆来美。

父亲林恒是陶瓷艺术专家,在俄亥俄大学的艺术学院任教,母亲是位诗人,在俄亥俄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

林缨在这样一个兼通中西的知识分子家庭长大,自小受到高尚的艺术薰陶。

尽管她出生在美国,东方的艺术丶哲理丶文学丶价值观,无形地潜移默化,影响了她。

从另一方面来说,美国中西部优美的森林,旷远的田野,无际的蓝天,使她得以尽情地享受爱默森的超自然(Transcendental)的经验。

她爱自由,无拘无束,感情丰富,个性独立。

她上耶鲁大学,还上了建筑专业。

她常常去学校附近的“园林街公墓”(The Grove Street Cemetary),漫步于肃穆和宁

静之中,细细地浏览墓碑上的文字。

她说:“那儿有一座渡船船长的墓,上面刻着一艘渡船。

它的线条简练丶优美。

我喜欢简洁而不繁复的东西。”

林缨得首奖的消息公开之后,立即在社会上掀起轩然 *** ,引起争论。

赞扬与批评丶支持与攻讦相并而来。

首先,关于林缨的资格问题。

当时年仅21岁的林缨,越战开始时尚未诞生。

她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对越战几乎一无所知。

她对政治毫无兴趣,平时也不关心世事。

她喜欢的是阅读现代作家沙特(Sartre)丶卡缪(Camus),或者鲍吉斯(Bes)的哲理作品。

再说,林缨还是个大学生。

她不拘衣着,参加

公布获奖作品的记者招待会时,她作为中心人物,却穿一条破旧的牛仔裤。

许多越战退伍军人及社会公众无法接受这么一个“稚嫩”“无知”的大学生为越战树碑。

其次,林缨获奖作品的形式本身也引起争议。

这座长达492英尺的纪念碑,是一件现代派艺术品,没有任何装饰,没有任何具体造型。

深黑的色彩,陷入地下的碑座,与其说是一座歌颂英雄的丰碑,还不如说是一座哀伤的墓碑。

其“V”形结构,令人联想到反战的“V”形和平记号。

林缨还主张,在纪念碑上,除了阵亡人员的名单及“1959”和“1975”表示越战的起讫年份外,不能镌刻任何关于越战的文字,连“越南”都不能写在上面。

许多人对此提出异议。

积极促成越战将士纪念碑并慷慨捐赠的百万富翁洛斯·佩罗(Ross Perot)对此更是恼羞成怒,极力反对。

他们都认为纪念碑用这一形式会起到贬低讽刺的作用,观者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参战将士的死亡和国家的战败,而不会想到越战将士神圣的使命和崇高的义务。

再则,其形式过于抽象,属于21世纪的艺术作品,阳春白雪,不大众化。

尽管林缨坚持不让步,持反对意见者居然无视林缨的创作权,决定在碑上添加纪念越战将士的文字,并且在林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批准由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哈特(Frederick Hart)制作一座人物群雕,加在纪念碑前,作为一个具体形象化的添补。

纪念碑按原定计划在1982年退伍军人节建成。

两年后,哈特创作的由白人丶黑人和西班牙士兵组成的人物群雕添补在纪念碑前。

林缨对此十分愤慨,她 *** 说:“我无法想像任何有正义感的人会在别人的画像上加添胡子。

”她对哈特的群雕不屑一顾,尖锐地批评说:“三个人这么对着世人站着——那是一种陈腐。

那是一般化,是庸俗化。

哈特给了你们一个形象——他是在画插图。”

第三个争论点是关于名单的排列方法。

整个纪念碑由150块黑色的花岗岩石组成,每块3英寸厚,40英寸宽,8英寸到140英寸高。

林缨认为,应当根据阵亡的年份丶按姓氏字母排列。

她认为,如果这样排列,犹如展读一部希腊史诗,随着战事的发展,死亡人数逐渐变化。

反对派则认为应当完全按姓氏字母的顺序排列,

便于索寻。

但事实证明后者的意见不足取。

譬如,光“史密斯”(Smith)一姓就有600人,同名同姓的“詹姆士·约翰逊”(James Johnson)多达26人。

即使查到此名字,家属也分不清其中哪一个是他们要找的詹姆士·约翰逊。

后来,还是根据林缨的意见进行排列,从纪念碑的中间交界处的右上部“1959年”起,向右侧发展,随后接上左侧的墙尖,向中间发展,直到中间的下部“1975年”结束。

查阅这些名单,人们从中间开始,移到右侧,再回到左侧,最后重返中间。

这环形的运动,似乎象征着一场战争的过程,又标志着一个新的运动的起点。

“越战将士纪念碑”,既无崇高庄严的壮观,也没有豪华的装饰。

可是,它却以其朴素丶简洁,产生一种摄人心魄的奇特艺术效果。

“V”形,像一座三角形墓穴的两侧,联带另外无形的第三侧,组成一个舒张丶宏伟的纪念堂。

它又像两条长臂,向外延伸,一侧延及林肯纪念堂,一侧牵着华盛顿纪念碑,把三场战争联系在了一起,呼吁世人思考它们的意义。

“越战将士纪念碑”并不以豪华使人瞠目,产生一种距离感;它邀请和欢迎游人,要求我们上前,凑近黑色的纪念碑,细读上面的名字。

要阅读这些名字,就得沿着碑体,从倾斜的地面走下去。

同时,碑体逐渐升高,产生一种向蓝色的天宇升腾的崇高感。

黑体的花岗岩,光滑如镜,蓝天丶白云丶草坪丶游人,全部反映在其中。

当我们面对碑体,细读上面的名字的时候,犹如面对明镜,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它与死者的名字融合成了一体。

我们,作为活者,在这一瞬间,无法避免地与死者进行交流,进行反思,得到感情上的升华。

“越战将士纪念碑”像一所现代的祭祀之处。

游客来这里,面对已故的亲友丶战友的名字,重温旧事,有的亲吻碑上的名字。

他们在纪念碑前留下一篇祭奠的文字,一束鲜花,或者一张照片。

黑色的纪念碑帮助越战军人丶家属丶亲友,以及整个社会治疗精神上的伤痕,它唤醒长期以来被压抑的痛苦的回忆,达到感情的净化。

更重要的是,面对纪念碑这两侧大墙,游人开始严肃的思考,关于人生的价值,关于战争的意义,关于自由的涵义,关于社会的前途。

林缨的设计被选中,等于是一个东方血统的建筑师得到了用作品诠释一场发生在亚洲的战争的权利。

此外,林缨的作品还有比这更深一层的意义,因为她用纪念碑的两侧大墙,象征性地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的世界上,是不是还有高墙的存在?在这座纪念碑的筹备丶设计丶建筑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无形的高墙,诸如男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

对此,林缨没有作出诠释。

她只是用艺术的形式构建了这座高墙,让我们思考,探索,寻找满意的解答。

母爱,剪不断

【一】

曾经有那么很长一段时间,林樱都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彩色的童年都只是那些可以向妈妈撒娇的孩子能够拥有的,对于她来说,童年笼罩着灰蒙蒙的雾。雾是那么轻,那么淡,就像眉宇的那片愁云,虽轻虽淡,却可以覆盖一切,也覆住了她感受家人爱的那颗心。

【二】

在林樱一岁的时候,妹妹出生了。连生两个女孩,农村里在那时看来是很没面子的事,女孩子在人们眼里是很没地位的。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再生一个男孩,家里决定把她送走。

就这样她被送到了外公家。

年幼的林樱能辨出外公、外婆对她的宠爱,同时也辨出了舅舅、舅妈嫌弃的目光。小小的心已经懂得了什么叫“寄人篱下”。

【三】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她不知道因为什么事那么开心,在堂屋里蹦蹦跳跳地哼着无名小调。大概是她的'快乐碍住了舅妈的眼,舅妈横着眉,从鼻子里挤出呵斥的声音:“不知道你有什么好高兴的?爹娘都不要的,自己还不知道!”

林樱的心一下子冰凉冰凉,脸胀的通红通红,她想说:我知道,我一直都清楚着。但我什么也没说。那会儿堂屋里好多人,还有平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她像被抢走了自己藏着舍不得吃的心爱的棒棒糖一样,傻傻地杵在原地掉着眼泪。

外婆闻声知道了,赶过来和舅妈争了起来。但不善言辞的外婆怎敌得住她的张牙舞爪,看到外婆气得只能大哭时,我觉得什么都是我的错:我就是个没人要的小孩。在大家围过去劝外婆的时候,我走开了。

【四】

林樱本想回去,回那个不要她的家,但她不知道路怎么走。所以她又转回外公家,但她不想被人发现。林樱悄悄地爬上了牛棚,牛棚上是给牛备用的干草。她之前也爬上来过,和小伙伴玩藏猫猫时,没人能找到她。孩子就是孩子,泪干了之后竟睡着了。

外婆缓过神来,发现林樱不见了,在整个院子里到处问到处找。外公连夜赶到她那个陌生的家,看林樱是不是回去了。就在大家疯狂找她的时候,其实她就在牛棚上睡着了,蚊虫叮咬她不怕,就怕被人找到。

第二天早上,外公给牛儿添草时发现了林樱,抱了下来。外婆抱着她使劲的哭,把林樱全身翻遍,看有没有受伤的地方。那次之后,外公跟舅舅分家了,而她也被带回了那个“不要她”的家。

【五】

在陌生的家里,林樱学不会像妹妹那样跟妈妈撒娇,也不习惯妈妈亲热的叫她“樱儿”。“樱儿”来“樱儿”去的,有这么爱我吗?要真爱,当初怎么会把她送走。她讨厌这个家,讨厌“不要我”的爸爸妈妈,讨厌会撒娇的妹妹。更讨厌他们把我送去的学校,因为那里小朋友也笑她“没人要”。

林樱任性的排斥家人对她的好。在她看来,那只不过是甩了个巴掌后再给你个棒棒糖,她并不稀罕。为了阻止嘲笑,她跟男生打架,然而为了躲避那些嘲笑,她选择了逃课。但她伤心的是妈妈知道后,并没有像妹妹犯错后那样打林樱,只是摇头叹气说:“叫我怎么管你!”

【六】

有时听到妈妈和别人聊天说:我们林璎那次逃学捉回一只罕见的鸟,说老师总夸她作文写得好······林樱没有说话,心想,你只知道我逃课捉回一只鸟,却不知道我是为了逃避同学们的嘲笑,而那只鸟也像我一样,是只没有家的鸟;你只知道我作文写得好,却不知道是因为我过早地感受了生活的苦涩和炎凉。在她看来,“家人”只是个粗糙而冰冷的词语。

【七】

终于,在许多忍无可忍之后,妈妈给了林樱一巴掌。她吼道:“你有什么资格打我,我是你们不要的孩子。”说完哭着往外公家冲。

外婆听完她的哭诉后,细细的对我说:“樱儿,外婆给你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在不得已把自己的女儿送走后,心里念着一定会把女儿接回来的。从那天起,送走的女儿叫“林樱”,而身边的另一个女儿叫“林颖”,在妈妈心里林樱始终会回来的。林樱终于回家了,却不听话,总是惹祸,但妈妈不打她,因为妈妈觉得欠女儿太多,舍不得打……”

林樱不傻,听懂了故事里的妈妈是谁。终于明白了妈妈为何叫她“林樱”,明白了她为什么妈妈“不管她”,有个“林樱”,也有个“林颖”,那是母亲割舍不断的牵挂,希望在外面的女儿能早点回家。向别人说她逃课,说她作文好,其实是在向别人炫耀自己心中的骄傲。而这一切却都不被她所接受。在向林樱甩下的那一巴掌,妈妈是知道有多重的。但她丢给母亲的那句“我是你们不要的孩子”。到底有多重,她却不知道。是否让妈妈瘫坐在地上,以至妈妈没追上她。

【尾音】

母亲的爱是那么绵厚、温暖 。林樱,一直以为自己很孤独,认为所谓的母爱离她很遥远,但她不知道, 母爱就像太阳,不离不弃,永远照耀着她。 只要她愿意轻轻踮起脚尖,面对太阳,就会全身都暖暖的,一直暖到心底。

109365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我一直在劝普通人不要买股票、不要炒股呢?
  • 网上说的印度小白盒是啥?
  •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化集团:突破传统,迎接挑战)
  • 舍线腾空形态的操作要点 舍线腾空形态的定义
  • 什么水果清热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