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单口相声台词
台词(part/dialog/line)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马三立单口相声台词,欢迎大家分享!
《开粥厂》:
说个笑话儿啊。
有人哪问过我:您这个相声儿里头那个《开粥厂》,刚…说到前边儿您是马善人,您说啊您是京北的,黄土马家,是不是这么开头儿啊?
我说:对,是这么,用活儿是这样儿,黄土马家。
(模仿问的)那捧哏的王凤山怎么会说您家卖黄土?有这么一句吧?
我说:对,他说我们家卖黄土,我说我们不是卖黄土,我们家趁黄土地。
(模仿问的)这…哪儿有卖黄土的啊?这句话…这捧哏的…不恰当吧?
我说:好,您提这意见对,当时,现在说啊,确实是不恰当。实际上过去有卖黄土的,不是没有。我说因为你年轻,你岁数儿小你没赶上,啊,你不知道。这些年啊没有卖黄土的了。从前咱们北京啊,有卖黄土的。冬天烧煤啊,团煤球儿,摇煤球儿用,啊。咱们北京烧煤跟天津不一样,啊。咱北京的,那时候,要买煤,他是连末儿,带块儿,一块儿。你买,买二十斤煤,买三十斤煤,又是煤末子又是块儿,反正给你送来了。人有一车,往你院来了,往里一辙,那时候也没有几层楼啊,都是小院儿,有大院子,有小院子,有小竹院子,三两间的,四五间的,大杂院儿的,这都很多。就给你往那儿一辙。这煤里头呢,也有块儿,也有末儿。那块儿呢,当然挑出来,这末儿呢,怎么烧呢,你要弄煤球儿,必须得加黄土,你不加黄土呢,它就不粘,它就散了,它就不是煤球儿了。咱北京这样儿,天津可不是。天津他是你要那块儿,给你块儿,要末儿给末儿,要煤球儿,他给你摇好了,他单有人工儿,他煤厂子里头,他有摇煤球儿的。咱北京就没有,没有专业……摇煤……没有,北京就有,有专业,天津有。摇煤球儿哎,摇煤球儿哎~(要)黄土哎~卖黄土哎~咱北京这儿,天津没有。天津没卖黄土的,因为他有煤球儿,他卖你这煤球儿,咱北京呢,卖你是煤末子,煤末子,你必须得加黄土,你不加黄土,你弄不了煤球儿,这就得这样儿。所以他捧哏的才说,哦你们家卖黄土。卖黄土干嘛啊。要说确实有一车一车的,打城外头往城里头拉,就那小木头儿车儿,拉过来……也不远么,出西直门外头就是黄土,不是现在。现在你出西直门,你出哪城门你哪儿找黄土去啊?这都洋灰马路了是不是。都柏油路了。那时你出,你出哪门都有土,可居家大小过日子谁能出去啊,弄土去啊?单有这个,有力气人儿啊,赚点儿钱吧,又不用本钱,反正有个小车儿就行了,到城外头,哎,弄一车,黄土,拉上来,“~要黄土哎~买黄土哎~”谁家都有要的,一摆他:“哎来来来来来来,来。”这不多……钱儿又不多,二十几子儿,三十来子儿,不够一毛钱呢那时候,弄一车,这黄土,搁那儿。等买着煤来呢,送来了,煤厂子给你送这个,煤块儿,煤末儿,也给你倒得一地,就把这煤块儿挑出来。黄土呢,跟这煤末子掺到一块儿,掺一块儿团煤球儿。团煤球儿呢,自己呢,要愿意劳动呢,干活儿呢,就自己攥,团上煤球儿了,一般呢这些,这要找别人,他单还有这一行,串胡同儿,有单有这摇煤球儿的,卖黄土单有卖黄土的,还有这个“~摇煤球儿哎~摇煤球儿哎~摇煤球儿~”力气活儿么,反正,摇出去二百斤的煤球儿呢,反正,一毛来钱,不够一毛钱也几十个子儿吧,那时候花大铜子儿,“~摇煤球儿哎~摇煤球儿~”串胡同儿。
可这两口儿呢,有个小两口儿呢,家里要用这煤球儿了,煤也买了。两口子,女的三十来岁,男的不到四十。这一大堆这个煤末子煤块儿,拿叉子呢把这个煤块儿都拔拉出来了,剩这煤末儿了,买黄土呢,都倒在一块儿了,搁一块儿,哎,掺上水就能团,团煤球儿,摇,拿一个笸箩,拿一大笸箩,拿一大筛子,在那儿摇。谁摇?谁干这个?两口子,男的是懒汉,女的,净图漂亮,不爱干。
(模仿男)“怎么办?嗯?老这么搁着?过两天就下大雨,连黄土带煤末子全冲没了,怎么办?赶紧弄啊。”
媳妇儿说:“谁弄啊,谁弄这个?我这刚染这么长指甲,我指甲刚长出来,我团煤球儿?我摇煤球儿?你弄吧。”
(模仿男)“我?我…我这买卖儿…我这活儿我都不干…”
他自己有个(旋)轴儿铺,(旋)轴儿铺就是(旋)那个擀面杖儿那轴儿啊,桌子腿儿那轴儿啊,他雇伙计旋,他都不干,还甩手自在王,哎,掌柜的么,什么也不干,怎么办?这就说了
(模仿男)“你就甭管了,等着吧,反正他(摇煤球儿的`)也得来,听着点儿,有摇煤球儿的,把他叫进来。等着吧…”
不来……少啊,干那个的少啊,卖黄土的多呀,干摇煤球儿的少啊,等着吧,好容易等着,那家儿要,等来那家儿要,轻易不来。这媳妇儿呢天天儿得站在门儿这儿等着……漂亮!虽然说三十来岁吧,一打扮呢……又爱擦胭脂,你想,都爱留指甲,恨不能留挺长指甲呢……这人儿,你想想,模样儿……啊,那,能不漂亮么?准得漂亮。哎呦,好捣饬,梳一大盘头,穿的衣裳又讲究,擦一脸粉……这不是那干活儿的人哪!留挺长指甲,站门口儿那儿,站在门儿外头,底下是门框,一边儿剔着牙,东瞧西望的。又卖单儿,又让人看看,自己穿的也讲究,长得模样又漂亮,三十来得岁儿,站那儿。为什么呢?就等着那个过来,~摇煤球儿哎~摇煤球儿哎~净等着这种工人,少,等不来啊!等两天等不来
(模仿男)“怎么办?!这玩意儿要下雨!咱那煤末子连床底下全成了……”
(模仿女)“你就甭管了,你就甭管了,我有主意。你不是不干么?我也甭干,你上班儿吧,你不是不去么?柜上你不去么。柜上不去,你呀,对过儿,油盐店,那儿呆着。”
油盐店,现在叫,后来叫杂货铺,从前,我们北京管他叫油盐店,现在有管它叫副食店儿,杂货铺,
(模仿女)“你就在那油盐店那儿等着,你听我打嚏吩你就过来,我不打嚏吩你甭过来,啊~”
(模仿男)“哎!好!”
小伙子,对过儿油盐店,小杂货铺儿,那儿,弄点儿酒,在那儿坐着去了。油盐店掌柜的熟啊,聊天儿吧。媳妇儿,漂漂亮亮,门口儿站着,等着……还是不来。没人儿啊。哪儿住呢,弓弦儿胡同,这弓弦儿胡同,这,顾名思义啊,这弓弦儿胡同它就比别处就是来往的人多,谁走弓背儿地方儿啊,绕远儿去啊,这弓弦儿胡同呢近着一点儿。有个小买卖的,二十来岁,图近呢,串弓弦儿胡同走,他们就住在这儿,站这儿站着,一瞧,哎,过来一小伙子,看这样儿就年轻力壮,二十五六岁,准有力气,
(模仿女)“哎~哎~进来~进来啊~家里没人儿,就我一人儿~进来~”
这小伙子瞅着……挺漂亮的人儿,不认得,让进来……啊……
(模仿女)“进~不碍的~进~进~”
这小伙子就跟着进来了,进来她吧嗒把大门,把街门插上了,这屋子有插环儿啊,上头带插环儿。刚一进来,没怎么说话呢,
(模仿女)“阿嚏~阿嚏~”
打嚏吩了,这一打嚏吩,爷们儿打对过儿油盐店杂货铺里出来了,
(模仿男)“哎!开门!”
当,当,踹门,
(模仿男)“开开啊!
(模仿女的冲小伙子)“呦~我们爷们儿来了~”
这小伙子一看……
(模仿小伙子)“你找我进来,你招呼我进来的……你招我……”
(模仿女)“呦~我们爷们儿,他厉害啊,他瞧见生人儿他就动刀啊~这怎么办啊~你藏哪儿……嘿~我想起来了,你呀,甭藏,你瞧那黄土,那煤末子了,你装摇煤球儿的,他来,进来问你是谁,我说摇煤球儿的,他拿了东西了,回来一会儿就走,他碰不着,他问,我就说我找来了~找来了~”
(模仿小伙子)“得得得…别让他动了刀啊!~”
害怕了。
(模仿小伙子)“好吧…哪儿啊?”
(模仿女)“那不在后场儿呢么,那不倒一块儿了么,那儿一笸箩,你摇,啊~站在亮院儿,就摇……”
开开门。
(模仿男)“哎,找着啦?来啦?”
(模仿女)“可不来了么,你说我费多大尽哪,那胡同儿找来的。你可到好啊,净在柜上呆着了……”
(模仿男)“嚯,小伙子行啊,能干哪,好!我坐这儿瞧瞧!瞧这小伙子,真能干……给我来一凳子……”
不走,坐那儿坐着。这小伙子恨不能赶紧拿完东西走啊……
(模仿男的冲小伙子)“别闲着!干哪!”
二百多斤煤末子,受得了受不了?身上也脏,一脸……连耳头都是黑的了,耳头都黑,哪儿都是黑的……瞧差不多了。
(模仿男)“嘿!我啊,对过儿打点儿酒,打点儿酒一会儿回来我接着还看,我爱看小伙子干活儿利落!”
出去了……男的刚出去,这小伙子,一揉眼……都睁不开眼了,指指这娘(nia2)们儿,指指她…赶紧就跑了,就别上班儿去了,往家跑吧,回家,澡堂子,呵,洗去吧。洗去了。两口子回来这美!
(模仿男)“一子儿没花~二百多斤煤球儿有啦~好~”
后来,第二天呢,这媳妇儿呢,高兴,她门口儿站着呢,呆不住啊,她野啊,她(败)家啊,漂亮。又在门口儿站着,打扮挺漂亮,还在倚着门框,在胡同儿这儿站着呢。弓弦儿胡同,老有人走啊。第二天,这小伙子上班啦,又走这儿了,一瞧。
(模仿女)“哎~哎~哎~进来啊~来~就我一人儿~”
这小伙子——
“嘿~真快~都烧完啦?!”
求 逗你玩的台词-马三立的单口相声。
相声《逗你玩》表演:马三立咱们啊每天的生活上都要注意!昂!交通法规都晓过,在生活上呢!咱们时时放火夜夜防贼!昂!早上嘿我们这边居民区大杂院!或者人群里头,没事!不行!应当要注意要注意坏人!时时刻刻要注意,你出门也这样,上电车!上汽车,摸摸兜!外衣都别搁钱!有钱搁在里面兜!这贼看上你了,买东西,一掏掏一大把钱其实买几块钱东西!围一大堆人,小偷的脑袋不写字”小偷〃咱一看这是小偷,他不写咱看不出来,一掏钱他看见了,袄!你走了他跟上了.不定哪是一碰你,稍微一碰你挨着你,得,你钱没了!这手快极了!小偷偷东西什么样的拿?没事他想办法看房子应该有是换房子跑四楼来换房子!四楼,袄没换房子啊!那!找错了!打四楼下三楼二楼谁门口搁东西你门口晾着鞋!衣服他捎走了!就这个这应当都得注意!特别住着儿门帘!知道吗?住宅不是人群也不是大杂院小平房!就是这个门面铺,没干买卖,住户就这个!也没院子!洗点衣服谅点衣服就要拴绳子!搭到马路边上门口上!你说那衣裳时常的丢啊!谁看着这不是院子,院里行不关大门人群里头不要紧你搁平台!小偷偷东西他上不来是不!在门连这晾着衣服!街坊这老大娘虽说老大娘岁数不大三十多岁吧三十多岁!大嫂子咱们称之大嫂子!晾几件衣服门口又怕丢!也不能老是看着还得做饭呢!还得上屋里做饭干别的活,让孩子看着吧,孩子又太小,5岁.这么点小孩你说傻吧又不傻,机灵又不太机灵!也没上过学小孩还不够学龄呢!小虎啊,在门口玩会看着啊!咱晾着衣裳呢!看小偷别偷了去~!看谁那它你喊我啊!哎!别动啊你哪也别去啊!就站门口站着啊!有事你招呼我啊,招呼我!这老娘们屋里干活去了!小孩就站着,小孩吗!反正就看着这几件衣裳,门口站着也不动摊老实!四岁五岁来着不够淘气的时候,七八岁讨人嫌他不老实,五六岁他老实,这样站着!你说傻又不傻,这样站着看着! 小偷过来了,奥,这好地方!几岁了?小孩一瞧,户,5岁,叫吗?小虎! 小虎,你认识我吗?不认识!不认识,咱两在一起玩,行不!我叫逗你玩,姓逗,逗你玩!记住了吗?小虎,答应,哎!叫我啊叫我,我姓逗,叫逗你玩,叫我啊! 逗你玩!哎对!小虎!哎!叫我! 逗你玩!哎,对对!小虎!哎,叫我! 逗你玩.好,太好了!叫了几句!把褂子带下来了!妈妈,他拿咱褂子啦!屋里干活!谁啊? 逗你玩.好好看着.又把这裤子拽下来了,妈妈他拿咱裤子.谁啊?逗你玩!这孩子一会我揍你,好好看着!别喊!贼一瞧把褥单子拿出来了! 妈妈他拿咱被卧面子了.谁啊?逗你玩!这孩子你老不老实我揍你!呆会出来一瞧!还在这站着,要,咱的衣服呢?拿走了~!谁拿走了?逗你玩!还逗你玩呢?
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何在晚年要说单口相声?
相声大师马三立之所以晚年说单口相声,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因为自己数个捧哏搭档都先后离开,不愿在寻找新搭档重新适应;其次是因为晚年马三立的相声功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相声界很难有捧哏能和他搭档。
晚年自成一派的相声风格
相声泰斗马三立出生于相声之家,父亲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自小又生长在曲艺之乡天津,这样的环境让他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父亲反对他从事相声行业,但之后家境突变让马三立不得不说相声卖艺求生。
早年在江湖卖艺的经历让的马三立的功力日渐深厚,成为日后他的一笔财富,30岁时马三立就已经成为了名满京城的名角。然而世事难料,正当马三立事业的上升期,他被打成了右派,被下放到天津乡村。平反之后的马三立重新回到舞台,他的相声个人特点更加鲜明,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市井气息,尤其是晚年的单口小段更是一绝,成为了相声史上一座高峰。
晚年马三立因何不找搭档
相声表演中一般需要逗哏和捧哏两位演员,一个人的表演则属于单口相声,马三立早年也以对口相声表演为主,但晚年为何不找搭档,选择单口相声表演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马三立先后经历过张寿臣、张庆森、赵佩如、王凤山三位搭档,但先后都离开了,已经年过古稀的马三立不愿继续寻找新搭档重新适应。其次,相声演员寻找一位搭档的难度极大,二人的样貌、身段、性格、相声功力都需适宜,而以当时马三立相声功力,很难再找到合适的搭档。
王凤山之后,马三立曾和杨少华搭档过一段时间,但二人完全在两个频道,效果并不好。此后马三立开始尝试单口小段,这反而成为他的个人特点。
马三立单口相声段子
马三立单口相声段子 篇1
郭:(下去先学张老师溜肩膀)
郭:啊,是啊,那我这边儿(换个方向继续溜肩膀)对称,他好看
张:哎
郭:来的人不少,头一排都快坐到台上了
张:你瞧啊
郭:适才啊,是我娘舅啊,老老师多坏啊,刘坏水儿他叫,说的一段儿双簧
张:恩
郭:让两位老老师下去苏息一下子
张:对
郭:换上我们爷儿俩来
张:哎
郭:大伙都熟悉,张文顺张老师,相声界的老先辈
张:不敢当
郭:自幼从艺,北京市曲艺团头一科的学员,那一班的大学长
张:就我年龄大
郭:是不是啊,北京市面儿上这几位相声名家,都是跟着您长起来的
张:那会儿我十九他们十二三
郭:是不是啊
张:对
郭:老先辈啊,干了许多年,厥后呢,让团里开除了
张:你提他干吗啊
郭:现在这事就不叫事了
张:那会儿叫什么
郭:那会儿人封建啊
张:你说你说
郭:同学的家长们不干啊那会儿
张:咱可说明一点啊,女学生,女同学可没意见
郭:对对对对对马三立单口相声台词
张:倒霉倒在这帮老封建上了
郭:有道理,有道理,得亏国家拦着您啊,要否则老艺术家早就成老地痞了
回到家,到家找不到门儿了,忘了自己在哪儿住了,瞅瞅这边,看看那边。
他媳妇出来了,嗨,在这儿干嘛呢?进来,进来呀。
敷衍一瞧,哟,这胡同有干娼的。你爷们在家吗?
你撑的你,进来。
张:不敢当
一把手把他拽出来了。到屋里一瞧,墙上挂一相片,相片是他母亲,已往还细看看,这娘们儿是谁啊,这娘们儿看着眼生。哦,是白毛女。
媳妇:嗨嗨嗨,谁白毛女?适才来电报了,老舅死了。
老舅?谁是老舅?
咱妈的老兄弟啊,咱妈去不了,你连忙买车票去德州,上人家去一趟,人到礼全,我都给你准备好了,书包、饭盒、钱都给你装好了,你连忙上德州,买票走。
马三立单口相声段子 篇2
过去老先生说,人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什么意思?是说一个人经历多了,自然就聪明,就有了处事不惊和应变能力。说白了,就是不至于吃亏。在我看呢,所谓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就一定见多识广,至少能了解不同地方的不同风俗和方言。
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唐山人。有一天我们一起出去买水果,他说北京这个地方欺生,咱不能让这卖水果的听出来我们是外地人。那怎么办呢?他是唐山人,我是东北人,都不便讨价还价,后来那位老哥自告奋勇就过去了,然后就很张扬地用刚学会没多久的北京话喊到:“老板,您这苹果多(少)钱一斤?”老板说:“您问这苹果是吧,这三块五。”我那同学想了想,指着那南国梨又问(唐山口):“这小梨呢?”一不小心,家乡话出来了。
我是辽宁人。咱辽宁现在有14个城市,不能说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口音,至少辽南、辽北、辽西、辽东是不一样的。著名演员范伟模仿的是辽西的口音,具体说是朝阳一带。锦州和葫芦岛的口音特点是尾音往上挑。有个段子,我听二人转演员说的,说看守所里关了一群犯人,每天吃饭之前都喊口号、表决心,怎么表呢,很简单,就八个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前面几个人都这么喊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然后去吃饭了,轮到锦州人的时候,他把方言带出来了:“洗心革面(哪),重新做人(哪)”,结果管教当时就急眼了:“还有什么疑问吗?回去!”
辽南和辽东交界,有个庄河,是个县级市,那里的.口音既不同于大连也不同于丹东,更不同于营口,举个例子,说这个事还没定,用庄河话就是:“俺卖腚”。说某领导到庄河调研,找了几个下岗女工座谈,领导问其中一个女工:“你今后有什么打算?”那位女工很实在地回答说:“俺卖腚。”领导一听,这叫什么话?赶紧岔开,又问另一个女工:“你打算从事什么工作?”那位回答更干脆:“俺也卖腚”??据说,那领导气得起身就走了??还是庄河的事,组织部门动员村里的党员订阅《共产党员》杂志,这个村的书记和他老婆都是党员,所以两个就定了一份,上面来人调查,就问这个村支书的老婆:“你定没定杂志?”村支书的老婆说:“俺卖腚”。又问:“你为什么没定?”村支书的老婆理直气壮地说:“俺对象腚,俺看。”上面调查那位也是庄河人,他当时就急了,说:“你不对,你对象是大队书记,你对象腚,全村人看”??
其实整个辽宁省最大的特点就是平翘舌不分,说白了就是“十”“四”不分、“日”“义”不分。有一次我们在北京吃饭,喝得时间有点长,大家知道东北人都能吃能喝的,赶上对撇子了更是没完没了。那天就是,把菜都喝凉了,有人就喊服务员:“喂,服务员——”服务员赶紧跑来问什么事,那人说:“你把菜给热(读成了“耶”)一下”。服务员没听懂,站在那犹豫,这位还急了,冲着服务员发起火了:“让你热(耶)一下没听见呀?你不热(耶)这菜怎么吃?”服务员这才恍然大悟,举起右手,做出个胜利的姿势,然后对这那盘菜,郑重其事地喊了一声:“耶——”
谢谢大家!
马三立晚年为何只说单口相声?
马三立先生是相声泰斗,前半辈子人生坎坷后半辈子岁月静好让后辈敬仰。不过虽然马老作为相声艺人来说应该算是相当成功,但他的相声生涯也是有一些遗憾的。
一个遗憾是徒弟虽多但真正算马家相声传人的寥寥,最正宗的那个还是人家朱阔泉的徒弟。
另一个遗憾是几十年相声生涯没有合作很久的搭档,尤其是解放前几乎是一年一换,解放后的几位搭档倒是很好,无奈每一位搭档的身体健康都不好。
在马三立相声生涯的最后十年,我们偶尔能看到老爷子的时候,他几乎都是在说单口相声,这让很多年轻人都以为马三立和刘宝瑞一样都是单口相声见长呢。
其实,马三立晚年只说单口相声的原因,早在1977年他63岁复出时就已经定下了。
一、最后的搭档
1977年天津市人民体育馆正举办一场演出,场内高朋满座,观众座无虚席,大家都在等待一位老人的出现,他就是久未露面的马三立。
那天马三立说的段子是新相声《精打细算》,而站在他旁边给他捧哏的也是一位新搭档,王凤山。
演出非常成功,马三立给山呼海啸为他鼓掌的观众频频鞠躬致谢。回到后台,马三立突然又向自己的搭档、师侄王凤山鞠躬致谢,王凤山赶紧拉住马三立:“师叔,您这是干嘛呢。”
马三立真诚地告诉王凤山:“我谢谢你能为我捧哏。”
王凤山拦住马三立:“师叔,给您捧哏是我的荣幸,我还想让您给我指点指点呢。”
马三立握住王凤山的手:“凤山,我认准了,以后只要你不跟我分开,我这辈子就再也不找别人给我量活了。”
王凤山就成了马三立相声生涯最后一位固定搭档,事实上虽然他们在相声辈分上是师叔师侄的关系,但在实际年龄上,马三立只比王凤山大一岁多,应该说,他们都是对方最后的搭档。
二、天作之合
王凤山生于1916年的北京,观众对他最深的印象应该是他的快板,他在踏入相声行业之前是一位数来宝艺人,其师父是北京城有名的数来宝艺人海凤。王凤山在数来宝的基础上结合竹板书等艺术,创立了以“俏”著称的王派快板,他也成了王派快板的开山宗师。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凤山在相声界也是一位出色的捧哏,他年轻时拜相声老艺人“大面包”朱阔泉为师,成为侯宝林的大师兄。在北京天桥等地撂地时,王凤山就是一位优秀的捧哏,曾经给师父朱阔泉、师弟侯宝林、李宝麒,还有艺人罗荣寿、汤金澄、关少曾(关晓彤爷爷)等人当捧哏,后来发展成为一位捧哏大家。
此外,王凤山和马三立一样,在解放前的卖艺生涯比较坎坷,他也和马三立一样到处走穴,曾去过济南、武汉等城市卖艺糊口,解放后才回到天津加入天津曲艺团,和马三立成为同事。
在特殊时期,马三立靠边站直至被下放到农村,王凤山更惨一些,他甚至蹲了几年监狱,原因是“黑线快板”,因为他的快板上缠着黑线。
比马三立稍微幸运一些的是,王凤山比马三立早四年回到曲艺舞台,不过也是主要以表演快板为主。1977年马三立复出,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捧哏,王凤山自告奋勇站出来为马三立捧哏,从此开启两人十几年的合作。
应该说,马三立和王凤山有着相似的命运,在相声艺术上也是逗哏大师搭档捧哏大家,甚至于在外形上也非常搭配。马三立又高又瘦,王凤山在他身边显得矮胖矮胖的,属于典型的相声搭档体型。
此外,虽然两个老宝贝辈分有别,但年龄、资历相近,两人互相挤兑砸挂毫无破绽和不适,可谓相得益彰。
因此,马三立和王凤山在合作的十四年里,一共出演过三十多个段子,大部分都可以算是相声界的精品。
三、子一辈孙一辈的交情
在相声舞台之外,马三立和王凤山交情也是匪浅。
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苦于没有相声师承,得侯宝林提议代拉马志明成为朱阔泉的徒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这中间我们经常会忽略了王凤山,事实上虽然当年侯宝林在相声界的地位无人可比,但论规矩的话,最有资格代拉马志明为师弟的其实应该是朱阔泉的大徒弟王凤山。
马志明摆知那天王凤山也到场了,这就保证了在相声传统上这场摆知仪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你说马志明是王凤山和侯宝林共同代拉的师弟也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王凤山还直接收了马三立的孙子、马志明的儿子马六甲为徒弟,马六甲1981年出生,他不光成为马志明和侯宝林的同门师侄,还是1930年出生金文声的师弟。
此外,王凤山还有一位小学生,也是他的干儿子赵津生。赵津生一开始是跟着王凤山学快板,20岁时因为王凤山的关系又跟马三立学相声,这师资力量简直了。
后来就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典故,赵津生想拜马三立为师(难道想和干爹王凤山论师兄弟?),马三立提醒他:你管侯宝林叫师哥?你琢磨琢磨。赵津生退一步:“那我拜您儿子马志明”。马三立再提醒:你管苏文茂叫师哥?你再琢磨琢磨。
最后,赵津生拜了马三立的徒孙范振钰为师,论相声辈分他得管干爹王凤山叫师爷。
四、无可奈何人离去
解放以后是马三立相声生涯最好的时期,他也有三位最好的搭档,但不幸的是,这三位搭档先后都因为健康问题离他而去。
五十年代马三立的搭档是张庆森,两人是过命的交情,配合也是天衣无缝,但不幸张庆森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甚至到失明的地步无法再登台。
马三立又和捧哏第一人赵佩茹合作,两人搭档在相声界几乎是秒天秒地的存在,无奈赵佩茹英年早逝。
和王凤山的搭档是马三立相声生涯的又一个高峰,不幸可能也是最后一个,1992年王凤山因病去世,马三立信守当年的约定,在随后的十年里他就成了一位单口相声演员。
让相声爱好者们欣慰的是,马王组合搭档时间不算长,但他们录制了很多音视频资料,成为马家相声的典藏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念想。
170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