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写法入下:
1、喜庆元宵佳节,我祝你:日圆,月圆,圆圆如意。
2、把一颗颗幸福圆满都送到你嘴里,要好好吃啊!
3、月亮,元宵,映衬着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着你的歌调,新春充盈着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着你的美妙。
4、元宵节到了!朋友,我对你的思念,就像这元宵一样,塞得鼓鼓的,捏得圆圆的,煮在锅里沸了,盛在碗里满了,含在嘴里,呀,太甜了。
5、元宵到,送你一个灯笼,丝丝的牵挂是灯线,绵绵的思念是灯罩,深深的祝福是灯炮,愿它带给你圆圆的梦想,圆圆的期望,元宵快乐!
6、再多的按键,也打不出我对你的祝福,再圆的月亮,也代表不了我对你的思念…元宵节了,祝你快乐!
7、月到十五分外圆,把你疼爱把你怜,常常把你挂心间,今夜的汤圆甚是粘,我们何时能团圆。
8、一帆风顺,两情相悦,三生幸福,四季平安,五体康健,六合太平,七彩生活,八方来财,九九幸福,十分如意。祝元霄节快乐!
9、人生吧,可短暂了,眼一闭,一睁,一年就过去了。元宵节将至,祝可爱的你在匆匆流逝的岁月中幸福永驻,金钱可以有,悲伤真没有,幸福一定有!
10、灯火万家,良宵美景;笙歌一曲,盛世佳音。祝你元宵节快快乐乐,热热闹闹!
11、元宵到,祝愿你:春风春雨春常在,好花好月好年景!
12、元宵佳节祝福你,做个元宵送给你!滑滑的,甜甜的,对你的感情粘粘的!
13、给你一碗汤圆,里面加点糖,最后放点盐,分开是咸的,见面是甜的,最后才知一切是幸福的!元宵节快乐!
14、元宵节到了,愿你尝着汤圆,快乐过节。
15、在这灯如昼的时节,我们一起相约黄昏后,今晚我要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儿。
关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
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写:元宵节的节日起源、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元宵节的历史价值、元宵节的经济价值、元宵节的节日意义。
1、元宵节的节日起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2、元宵节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元宵节也是求子的佳节良辰。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
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偷灯就是祈求子嗣绵延。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
节日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春节如此,元宵节也不例外。亿万国人的热情、奔放、张扬,可与巴西、德国等国的狂欢节比肩。
3、元宵节的历史价值。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元宵节正从家庭走向社会。不论元宵、彩灯、烟花如何变化出新,这些元宵节延续的古老传统风俗依然没变。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它始终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
5、元宵节的经济价值。
元宵节临近,花灯、汤圆和花炮等商品生意火爆,山东省日照市"元宵经济"红红火火。 商家吹响元宵经济"集结号" 。2011年2月17日是元宵节,吃汤圆、品美食、看庙会,每一位市民都在努力的抓住春节的尾巴,享受元宵节中的年味。在元宵节到来时,节日经济再度被搅热,酒店订座爆满,超市元宵卖得火。
近年来一些春节期间没来得及聚会的同事、亲友将元宵节作为一起聚餐的机会,使得元宵节酒店的订座率大幅增加,元宵节订餐数量几乎不亚于除夕年夜饭,部分酒店针对市民过年喜吃大鱼、大肉的习惯,特意在元宵节推出"忆苦思甜"菜肴、粗粮、野菜、窝窝头颇受市民青睐。
6、元宵节的节日意义。
元宵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传统节日,事实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远远胜于其他节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
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关于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
关于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如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 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肚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点。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 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十五日矽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
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如下: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猜灯谜简介: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诗句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手抄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手抄报具有开拓视野、积累知识的'作用。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诗句 1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出处: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出处: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出处: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出处: 崔液《上元夜六首》
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出处: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出处: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出处: 元好问《京都元夕》
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出处: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出处: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0、千门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出处: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1、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出处: 失名《折桂令元宵》
1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出处: 李商隐《观灯乐行》
1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出处: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4、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出处: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5、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出处: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出处: 符曾《上元竹枝词》
17、看灯记得年时节。 ——出处: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诗句 2
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3、王磐《古蟾宫·元宵》: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4、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5、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6、周邦彦《解语花·上元》: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7、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8、符曾《上元竹枝词》: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诗句 3
1、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2、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宋)姜白石《诗曰》
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5、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70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