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时期,人们把舜帝祭祀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新年的开始,并且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而在汉朝之前,正月的时间常常跟随朝代的更替而变换。到了汉朝,汉武帝正式规定把孟喜月定为正月,孟喜月的第一天就称为元旦,这个历法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规定每年农历的1月1日为春节,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

元旦: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 END -

猜你喜欢:
  • 请问在我的生日月,中信银行信用卡的积分如何累计?
  • 定损6000算大事故吗(定损半个月没下来正常吗)
  • 放量滞涨
  • 黄金多空拉锯 整理仍偏弱
  • 信用卡的积分干什么用?
  • 幼儿园安全管理员责任书 幼儿园食堂安全责任书
  • BIAS乖离率
  • 肥啾是什么鸟(肥啾是指银喉长尾山雀吗)
  • 空调遥控器太阳是不是热风
  • 360借条账户状态异常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