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时期,人们把舜帝祭祀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新年的开始,并且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而在汉朝之前,正月的时间常常跟随朝代的更替而变换。到了汉朝,汉武帝正式规定把孟喜月定为正月,孟喜月的第一天就称为元旦,这个历法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规定每年农历的1月1日为春节,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

元旦: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 END -

猜你喜欢:
  • 借款人提供房产抵押未登记,债权人能否先向保证人求偿
  • 银行卡显示异常不能取钱转账怎么办 原因不同解决方式不同
  • 打新基金怎么购买
  • 水冷空调下面出管有什么弊端
  • 养老金怎么交划算?养老金要如何缴费?
  • 请问广发信用卡新聪明卡积分怎么兑换啊?
  • 东贝集团公司简介(东贝集团)
  • 多张信用卡逾期后果是什么
  • 投资理财如何做到收益最大化呢 该怎么做
  • 理财要注意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你要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