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发(作者:情人节玫瑰花)
中国古诗词鉴赏
一、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
2.(x):晒干。
3.阳春:暖和的春天。
4.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kn)黄:枯黄。
7.华:同“花”。
8.老大:年老。
9.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
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
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
表了这种特。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
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
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
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
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
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长歌”适宜表
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
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钢笔字字帖 ,又极富形式上的美
感,便于反复吟诵。
二、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简】
据《世说新语》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
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
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陈奕迅 己和其他兄弟的残
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孕妇产检时间表 ”一“泣”写出
“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
“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
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
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英文词 确实
是一首好诗。
三.勒歌
北朝乐府
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布搭成的帐,即蒙古包。
4.苍苍:青。
【简】
这是一首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
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勒川,阴山下”,交代勒川位于高耸云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
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勒族人用自己生活
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制的.圆顶大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
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安全协议书 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
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
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
成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
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
言明白如话,艺术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
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
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藏獒多少钱一只
四.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
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
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
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财务文员 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水,红掌拨清
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
掌”“绿水”等几个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
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
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家长会内容 敬业起兵讨伐武
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
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故宫作文
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
传说。
五、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
逾八十。
2、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3、衰:疏落。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简】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
江萧山县)人。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
趣。
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
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乡音无改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
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毛,抒发
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
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
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
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
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
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
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
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