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发(作者:室外台阶高度)

1

浅析“蚁族”体形成原因及缓解对策

****

(*****学院****系2007级*班陕西******)

【摘要】近年,“蚁族”作为又一代新生的弱势体,引发了众多的社会争议:有人视“梦见出门旅游 蚁族”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有人却说“蚁

族”问题岂可轻视……文章通过对“蚁族”这一现象以及随之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分析,深究了其形成的社会根源:高校扩招、大学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下降及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

门的重视,从而达到改善“蚁族”生活环境、重塑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信心的目的。

【关键词】“蚁族”形成原因缓解对策

你可曾留意过蚂蚁这种小动物,它小到总让人忽视;那你可曾听说蚂蚁运大象的故事,其强大又是如此让人震惊。蚂蚁是膜翅

目昆科虫。拥有25万个脑细胞,在所有昆虫中,是最聪明的物种。它们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

灾害能力最强的生物。它们聚居而住,少则几十只,多至几万只。它们很渺小,幼卵只有0.5毫米,成蚁也仅有1~2厘米,[1]也正

是因为如此之小使得有这样一句俗语“捏死**,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种体竟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2009年,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正式出版了他历时2年实地考察出的这

本《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在这本书中,他将大学毕业生聚居体形象地称为“蚁族”。该体高智、弱小、聚居,是继

三大弱势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体:他们是在中国的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

高校扩招、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下产生的。[2]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大都来自农村、怀揣梦想,希望能扎根于大城市,可现实

只容得下他们聚居于繁华闹市的城中村中,他们的房子大都不足10平米,月收入均在1000-2000元,可它们仍相信:我们都还年

轻,我们需要向上的动力,需要持续学习的能力,需要乐观的精神,“也许迷途的惆怅揪碎我的脚步,可我相信未来给我一双梦想

的翅膀;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3]

一、“蚁族”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批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他们经受着现实的考验:低廉的工资,极差的的生活环境,长期受压抑的精神

状态,这些都可能甚至必然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1.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差,明显使得高考弃考现象严重。

据统计,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前年约减少40万,约84万应届高考毕业生没报名参加高考,当然这不能全

归因于毕业生就业问题,但也决不能小看了毕

业生就业对其的影响。众所周知,过去,农村孩子为了“跳农门”,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抛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可自03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的是大学生卖猪肉、扫厕所,在结合现实后父母为孩子选择了放弃高考,[3]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现象。

我们对自己的高等教育失去信心,这又怎能不让“读书无用论”悄然泛起?

2.人才市场结构混乱:高低相争,人不能尽其才

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迫于生计的条件下只能草草就业,使得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

临时工作。这首先就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人不能尽其才。其次,这也抢了不少新生代农民工的饭碗,连锁反应使社会就业难问题进

一步加剧。

3.“蚁族”可能引发的住房隐患和潜在的住房压力

“蚁族”长期滞留于大城市,迟迟不愿退居二三线城市,自然他们现在的住房问题,这也加剧了城中村的住房紧张,而这些

城中村的房主往往只图个人利益,从不理会房基的坚实度,不断地加高:两层到三层,三层到五层,五层到七层„„一间房子隔了

两间不够,再隔三间锻炼计划表 四间,在他们看来越多越好,什么房子的通风度、见光度这些全是次要„„恰恰是这些因素为城中村发展埋下

了隐患;其次就是扎根于城市的愿景使得他们不断为之奋斗,或许五年或许十年甚或二十年,他们要买房于大城市,哪怕仅是一套

40~50平米的房子。这无疑又给大城市的住房增加了不少潜在的压力。

4.引发社会不安二氧化碳气体 全事件

心理专家表示,这些刚毕业的“蚁族”体对自己的定位尚不够准确,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遭遇挫折,并可能因此产生

诸如焦虑、抑郁、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长期生活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4]做出极端的个人行

为,如,在网上任意发帖谩骂社会、煽动蚁族抗议社会不公、甚至犯罪行凶以泄个人之愤等。

二、分析“蚁族”形成的原因

现实已经容不了社会再去忽视和淡漠这个体了,他们弱小,但同时也强大而且高智。任何东西一旦拥有智慧、懂得思考,那

就可怕了!要想解决这个可敬又可怕的体所产生的饿社会问题,就必须首先分析“蚁族”体形成的社会原因。

1.高校扩招,大量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就业压力沉重

大学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5]

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

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扩招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以下

我们来了解扩招后,中国近几年毕业生人数的变化:

历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不包括成教、自教、网络教育和留学)

年毕业生人数(万)同比上年增长(万)

2009年611万52万(9.3%)

2008年559万64万(12.9%)

2007年495万82万(19.8%)

2006年413万73万(21.5%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

2005年340万60万(21.4%)

2004年280万62万(29.2%)

2

2003年212万67万(46.2%)

2002年145万30万(26.1%)

2001年115万8万(7.4%)

2000年107万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即(2003年毕业生)人数高出02年毕业生总数达67万,同02年比增长了46.2万个

百分点,近短短6年的时间人数竟增至611万,近乎是03年的3倍,而在这一届届的毕业生中,已经就业的和没就业的;就业环

境好的,就业环境不好的,他们都敏捷地用高智来思忖着现实的竞争社会,默默地忍受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带给他们的痛苦。

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蜂拥至人才市场。现实告诉我们:社会似乎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吸收这么多的毕业生,从而造就了一批

批“蚁族”的产生。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思峰教授认为,“我国经济结构水平低,主要是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新增

岗位初级化对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要求不是很好,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量大,包括农民工和低学历者。一些较为稳定的国企以及

行政事业单位容量又不够,根本吸收不了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增长之快从以上数字可知,而与此相对应的经

济增长所创造的新增岗位数量却远远落后于这一数字。最近几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始终在70%上下浮动,这就意味着每年仍有

100多万的大学生不能在毕业后第一时间到工作。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100多万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雪上加霜的是经济危

机对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影响,直接导致非农就业减少1763万,其中服务业66万,制造业969万,[7]在这样一个狼多肉少的环

境下,“蚁族”别无选择。

2.大学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现已就业的大学生中有80%的人专业不对口,也就是说大多数毕业生在大学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基本没有应用到。有关数据显

示,除了机电等少数行业外,会计、法律和广告等前些年热门的专业市场供求化的比例都在4:1以上,眼下很多过去属工农等专

字头的学院和大学扩成了工、文、经(商)和行管洋洋门类都有的综合大学。[6]而这些新设置的专业且不谈其是否脱离了原院校的

传统品牌优势,就学校就业来看,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少,似乎根本没有学校去考证。大学越来越商业化,增加专业,扩大招生,收

取高昂的学费,完全忽视了对社会的需求,为了降低成本,高校在学科投入以缩再缩。中国的大学缺少的是一整套竞争淘汰机制和

评价机制,在美、德等国,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每年都要淘汰一批,而我们办学,基本上都是只上不下,这并不是指将一些文科、

历史学科等市场需求不高的学科全撤掉,而是可以将它们作为通识教育的一科,在学生刚入学时接触这些知识,并且花上整整一到

两学年来精通它们。早在06年陈平原教授在《中国大学百年》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大学“有级别,没个性”,我们的大学不但没有立

足于市场设置专业,更没有将学校特长凸显,一再的扩增,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这样既不使用又无特的专业,让大学生如何在竞

争中处于优势呢?

3.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普遍下降

高校教育商业化、教学粗放式:基础课一般多设为大堂课,最少也有上百学生。大多数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含含糊糊,我们听

的浑浑噩噩,一学期结束了也不知道自己所学课程是什么;专业课还能好些,上课人数一般固定在40~50人,能看清老师长什么样,

不像大堂课“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老师投入的讲课还稍稍能调动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仍有很多学生反映一年到头总感觉什

么也没学到。

大学生人综合能力普遍下降主要得从学生、老师、高校三方面入手来分析原因:

(1)大学生在从老师那里习得的理论知识是否能够真正地理解,能够认真地思考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应

用这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另外,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普遍下降。

(2)高校师资是影响学生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调查显示学校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知识结构陈旧,授课

政治化、空洞化,有些甚至仍停留在“老师台上独角戏,学生台下呼呼睡”的情况,学生若想掌握本专业的前沿性知识,还得通过

上网、买书、进图书馆的方式;另一方面就是高校扩招后,大学师资力量缺少,很多刚从这个学校毕业的本科大学生转身一变又成

了其他学校的大学讲师、助教。当然不能否认他们中有些毕业生能力确实很强,有能力去传道授业,但不乏其中也有些老师上课照

本宣科,课前课后频繁点名以保证学生上课出勤率,面对学生提问沉默许久,说“这个问题一句两句话也说不清,改天机会我再

给你解释解释”。这样的师资如何能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呢?

(3)高校扩招后,为了节约成本,设置专业香炉 大多不强调动手能力,很少考虑到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很多

高校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或很少有投入成本购买设备,并且高校和企业的联系也相当有限,使得学生实操水平普遍偏低,这无疑又

为“蚁族”加上了重重的一笔墨!

4.亚健康的状态

“蚁族”正处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期,高智让他们拥有了傲人的“试金石”。“我是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脊梁,十

年寒窗苦读,四年资产耗尽,现在„„该是我们‘打江山’的时候了”„„“蚁族”大都拥有较高的完美主义人格倾向,自我期望过

高,认为只要自己留在大城市,靠自己所学,努力拼搏——五年买车,十年买房,扎根在此——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些心里的

出现基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他们的观念没能及时转变过来。

三、就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原因梦见爸妈 分析,提出相关的缓解措施

“蚁族”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不是个人能左右的,他们——这个新生代的弱势体的存在已成为现实。我们应该清醒

地认识到这种矛盾会随着大学扩招而不断凸显,同时这也是毕业生从走出校门到走进社会的必经阶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蚁族”

现象,社会也应该给“蚁族”以适当的支持。

1.高校转型,大众教育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精英人才

在“蚁族”形成原因中,分析到大学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成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致一批批“蚁

族”产生,所以高校转型迫在眉睫。高校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使专业设置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

换句话说,就是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看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求的专

业;同时也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需求,满足学者个人需求。[7]很多学者认为高校教育不是产业教育,不应围着市场转,一味地追求

就业,而将一些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撤掉,那是对大学——知识传承的摇篮的抹杀。但是针对这些专业,同样是可以从另一视角来

分析:第一,一个人连基本的生存都维持不了时,还谈何专业的“高贵”。第二,我们完全可以把像历史、哲学等这些文科基础类

专业设为基础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在刚步入大学时就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有学科特长的教师去教授这

3

些课程,让学生真正的夯实理论基础,像美国的通识教育,它们早在学生大学一二年级时就接触一些基础文学:古希腊文学、古希

腊哲学、西方文明史等,通常他们也是大堂授课,但采取一个教授带上5~6个助教,分别负责小组讨论,平均每周2~3次,完全开

放性教学,既让学生学习到了这些基础性课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好地推进工资增长机制的完善,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使企业由高能耗、高污染,转变为高能效、高收益。只有企业效益根本性地

提高才可能实现“蚁族”体的工资增长机制的建立,同时将工资协商制度、同工同酬、职工带薪休假等制度落到实处。在产业结

构调整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为“蚁族”多了一次机会,让他们有选择的余地,事实上,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的房子,开自己的车,

再也不用每天挤公车,吃自制的难以下咽的饭菜。可是,现实中他们为了省钱,只能蜗居“蚁域”,食其苦菜。这一切因钱而生,

1000~2000元的低薪,使他们捉襟见肘。

3.进一步发展二三线城市,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一方面分流蚁族人,另一方面满足了该体扎根城市的需求

大多数“蚁族”表示:人都是往高处看的,谁不渴望住大城市,享受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或许要奋斗一辈子,才可能换来这一

切,但我觉得我们拥有年轻的资本,还算不错的知识储备,一股出生农民的肯干肯吃苦的精神劲儿,那么我们害怕什么,曾经也考

虑到退居二三线城市,可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线城市。然而据统计2009年年底各地区域企业招聘需求量,结果显示,

京沪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企业招聘同比均有下降,非一线城市的需求量却颇为突出,近年我国一线城市的发展已趋向饱和,相反地,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资源的整合集中、再加上相对较小的买房压力、生活和就业压力等因素,二三线城市是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8]我国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正处于活跃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能源的瓶颈已基本消除,产业发展特分明,这样近一步缩小

了与一线城市的硬件差距。也只有这样二三线城市的不断发展才可能将“蚁族”分流。

4.政府要不断完善对“蚁族”体的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机制的构建

一些“蚁族”调侃道:我们是社会所生,却不为社会所养,像一个被母亲遗忘的孩子。细数社会,有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

工劳动保障政策、下岗工人最低生活保障,但有哪些是保障“蚁族”体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呢?谈到这些“小蚁们”不由哀叹一

声,“后悔了当年入学时将户口转到学校,现在毕业了,没工作,户口打回原籍,却入回不到原籍,只能在原籍县城人事部落户,

每年还得交300~400元的户口管理费用,中国对大学生的户口管理限制太多,想落户大城市那更是遥不可及,最后户口折腾来折腾

去还不如留在原籍起码还能分的一亩三分地。”社会似乎真遗忘了这个体,他们既享受不到香蕉有籽吗 合作医疗保险,又享受不到劳动保障

政策,至于最低生活保障,他们也只能徒观政策,又增叹一声。所以在我看来,“蚁族”体以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社会的80后,

政府应该积极的心态去保障这个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如基本的医疗保障、合理的户籍流动管理、最低工资保障

线和失业生活保障等。

5.“蚁族”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转变就业观念,准备进行自我定位,切不可空想未来过分乐观

前面就“蚁族”形成的原因中分析到“蚁族”综合能力下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实践能力、交际与沟通能力,这些都是

限制他们良好就业的巨大屏障。在竞争社会中如果个人能力不强,无法跻身于竞争高地,那么怪不得别人,你只配去仰望高地,所

以大学生就应努力做到:

(1)扎实掌握专业知识

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标准人才。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实现个人价

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注重专业知识理论的系统学习,提升个人素质,培养绝佳技能,为以后就业做好丰富的

知识储备。

(2)注重参与社会实践

作为大学生,应该在一踏进大学门时就是要有意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和把握实践机会,为以后就业增加

砝码,要在夯实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能够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步入社会。

加强实践锻炼,丰富个人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一步,同时要更加注重交际能力、沟

通能力的培养。

(3)改变落后就业观念

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直面压力与挑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变和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过渡时期不可

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大环境的境况下,“蚁族”只有逐步调整自己的观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改变陈旧落新媒体技术 后的“一步到位”

的就业观念,切不可定位过高,目标不切实际,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定位个人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蚂蚁.百度百科()

[2]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3]Admin.关注蚁族心理健康状况,心之港-心理咨询工(),2010年2月5日.

[4]吕尚春.蚁族问题岂可视为碎片[].中国青年报,2010年3月10日2.

[5]大学扩招.百度百科()

[6]郭舒波、林子.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矛盾日益显现[].今日商报,

2006年月28日.

[7]无奈:昔日“骄子”成今天“焦子”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西安晚报,

2009年12月16日.

[8]湘潭调查队.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湖南调查信网(),2010年3月4日

猜你喜欢:
  • 台积电业绩大超预期,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
  • 河南鹤壁现多套低于5万房源 有人一次性购买20多套
  • 雷军没想到小米随身拍能卖断货 有钱都难买得到
  • 日本一餐厅拒绝中韩客人入内 餐厅已经禁闭大门
  • 农民工保证金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