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熊海

正月初一、初二,广东揭阳,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总教练李俊浩连续两天只睡了4小时,他要和70多名队员筹备三年未举办的英歌舞巡游表演。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春节,英歌舞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登上热搜,播放量上亿。

在许多人感到春节年味变淡的当下,潮汕一座小城的英歌舞,正顽强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另一种生命力。

为什么是广东潮汕?

不只是一种舞蹈

从普宁市明华体育馆到普宁二中门前广场只有2公里,李俊浩却走了一个半小时。

他和他的队员,跳起英歌舞,边走边演,一路巡游,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英歌舞 受访者提供

“这是三年来当地首次开启的英歌舞巡游,”李俊浩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他说,鼎盛时期,普宁有100多支表演英歌舞的队伍。这样的表演,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英歌舞是潮汕及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料显示,这一艺术形式成形于1850年左右,主要取材于地方戏曲的武生招式、南派武术以及田间地头的务农动作,结合潮绣绣成的戏剧服装、潮州大锣鼓的音乐,演变成潮汕地区的传统舞蹈。

英歌舞融合戏曲、舞蹈、武术元素与一炉,这与李俊浩的经历颇为契合。

李俊浩出生于1990年,5岁习武,生性好动,9岁时接触英歌舞后被吸引,被前辈收为学徒。从业至今,已有24年,他也成为普宁英歌的市级非遗传承人。

2009年,他与其他人一起,成立了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这是一支业余队伍,从一开始的3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70多人,一年外出表演40余场。

“队员既有学生,也有电商、医药行业、开店做生意的,平常一起训练、一起表演,”李俊浩说。

从正月初一开始,李俊浩和队员每天都会各处表演,一演就是4小时,加上化妆准备,每天的表演时间至少有8小时。

特定步伐配合“咚咚喳、咚咚喳”的锣鼓节奏,手里的舞棍上下翻飞、对敲而舞,鼓声、吼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为过年增添了不少喜庆氛围。

这与北方的秧歌有相似之处,而两者也有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舞蹈学系主任黄斯曾撰文指出,有观点认为,英歌舞源于山东鼓子秧歌,由中原地区南下的移民带来,与当地文化充分融合后形成 ,两者都具有阳刚洒脱的气质。

但实际上,与秧歌不同,英歌舞更为突出的特点是掺杂了水浒情节,体现了英雄崇拜和“忠义”的道德观念。


英歌舞的戏曲扮相 受访者供图

英歌舞开场,时迁是整个英歌队的先导,下山耍蛇打探,之后便是领舞的演员,称为头槌。接着依次上场的有二槌、三槌、四槌,四位演员代表李逵、关胜、鲁智深、武松,摆出猛虎下山的动作。此后,梁山好汉依次出场亮相,变换出攻城战阵的各种队形,如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等。四至五段情节,展现了水浒故事中梁山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过程。

这也让英歌舞的表演更具故事性与传奇色彩。

李俊浩介绍,20位表演者代表了20位不同的梁山好汉,有各自的单独服装,其余队员则统一着装,仅以脸谱区分角色。根据规模,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可达一百余人。

“又老又潮”的英歌舞

一个有意思的情节是,英歌舞开场,总是时迁耍蛇引路。

有观点认为,蛇是古傩礼中祭祀者所持的茅苇长鞭,用途是鸣鞭驱鬼,这也是英歌舞受到古代傩舞影响的直接例证。

傩舞是一种流传在民间、以驱邪逐疫为目的的宗教祭祀舞蹈。汕头大学教授隗芾曾撰文指出,英歌意为英雄的赞歌,在英歌舞中有大量傩舞元素的遗存。

这也让英歌舞披上了民间信仰的色彩,也是英歌舞作为一种传统民俗,多重文化相互叠加的体现。


英歌舞的表演者 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中国人讲究的过年,正是发源于古代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贴春联、放鞭炮、守岁等等习俗,具备祈福攘灾、期盼来年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核,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天地人和、报本思源的人文精神。

不过,这些年节民俗,在当下正逐渐演变为一种单纯的娱乐性活动。

黄斯也指出,原本那些因为信仰而产生的形式逐渐变为一种传统习惯, 已经成为一种单纯的传统文化符号。“信仰的色彩在逐渐淡化,娱乐性逐渐加强。”

英歌舞,已经成为年节时一种更具观赏性的民俗形式,这也是在如今“年味”消退的当下,英歌舞自身的“年味”。

资深媒体人苏先生是一名长期在珠三角工作的潮汕人。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如今英歌舞的爆火出圈,除了网络传播跨越地域本身的特征之外,更多体现出一种社会心理,是中国人年节期间寻求民族性表达的一种结果。

因此,在英歌舞短视频下方,有网友评论,这才是中国传统节日该有的样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从另一个角度讲,英歌舞走红有其本身的特征。来自潮汕的郭先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英歌舞是一种“又老又潮”的舞蹈,有现代街舞的元素,传统扮相加上阳刚热血的舞蹈,配合呐喊与锣鼓,符合时下大众的审美,能够让人“燃”起来。


英歌舞 受访者提供

事实上,英歌舞在时代发展变迁中也不断被改良,逐渐向专业的舞台表演迈进。

资料显示,近几年,《英歌燕舞》《风扬》《海》等以英歌舞为题材创作的舞蹈作品开始在舞台上亮相。这些作品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对民间舞蹈的传统语汇和构图进行了大胆的加工和改造。

“又老又潮”,或许是英歌舞走红的密码。

潮汕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过年去广东看英歌舞”“希望英歌舞上春晚”,英歌舞的走红,也让潮汕地区成为不少网友口中,中国最有年味的地方。

这凸显出潮汕的独特性。对此,来自汕头南澳的小玉(化名)印象深刻。

她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正月初一,当地举行了迎春渔灯赛会巡游活动,巡游中上演的南澳车鼓舞,同样取材于水浒故事。这一舞蹈,展现了梁山好汉乔装为卖艺人,通过杂耍、舞蹈、技艺、推车表演,混入大名府,里应外合营救卢俊义的故事。

当地的新年巡游活动更为热闹。从正月初六开始,一直持续至正月十九,镇上民众将抬着神像在街上巡游,配合锣鼓、舞蹈等等艺术形式,为各地祈福。除了镇上,各村也会举办单独的巡游活动。


南澳县的新年巡游活动 来源:南澳县融媒体中心

“相比大城市,汕头南澳是一个海岛县,娱乐活动少很多。因此,每年的巡游活动是大家很期待的娱乐活动。巡游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放鞭炮,整个镇上很热闹,”小玉说。

苏先生也认为,潮汕年节民俗大部分得以保留并相对稳定,其根源是社会结构变化相对缓慢,“虽然各地的传统民俗都有消失的倾向,但潮汕地区传统民俗消失得更慢,相较而言生命力更强,也让大家觉得更加新奇有趣。”

这和潮汕地区的地理环境也密切相关。

潮汕地区背山面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北面、西面、东面被莲花山脉、大南山、凤凰山阻隔,仅有韩江、榕江等河流冲刷出的平原,山地面积占据7成,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并且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


潮汕地区的地理位置 来源:广东省地图

因此,有观点认为,在生产力无法与自然相抗衡的情况下,“忠义”等道德观念以及民间信仰带着一种极强的历史穿透力,深深影响着潮汕人的世俗生活,并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苏先生也提到,近年来,潮汕地区的年俗有不少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部分民俗活动会更加隆重;另一方面,不少传统礼节正在逐步简化。

“无论是传统民俗的没落,亦或是回归,都是时代变化的缩影,”苏先生更愿意从乡土中国的角度理解这一问题:潮汕,作为中国的一隅,只是在以自己的独特性为这一问题作出注脚。

更加需要思考的是,对现代中国的“普遍性”而言,传统民俗有怎样的价值?

猜你喜欢:
  • 台积电业绩大超预期,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
  • 河南鹤壁现多套低于5万房源 有人一次性购买20多套
  • 雷军没想到小米随身拍能卖断货 有钱都难买得到
  • 日本一餐厅拒绝中韩客人入内 餐厅已经禁闭大门
  • 农民工保证金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