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金公司研究团队发布的研报显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表现引发了诸多讨论,主要是由于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叠加股市/债市的大幅回调放大了产品波动,但横向比较来看,年初以来,各类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净值表现均好于同类公募基金。
不过该研究报告也呼吁,银行财富管理侧应加速投资者教育,引导理性看待理财产品波动与收益。
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增长1.4%
据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的研报《理财月刊:还原一季度理财市场》预测,一季度末银行理财规模约为29.45万亿元,较2021年底的29.05万亿元增长约1.4%。其中,1-3月银行理财的实际规模约为30.56万亿元、30.40万亿元、29.45万亿元,与一季度产品发行前高后低的节奏相符合;在市场压力之下,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仍保持正增长。
整体来看,一季度理财产品发行节奏前高后低。2022年1-3月,全市场共发行2642款、1928款、2781款理财产品,分别同比上升2%、降低9%、降低12%。从募集资金量上来看,新发产品分别募集4372亿元、3455亿元、3203亿元,分别同比降低3%、18%、50%。
该研报判断,理财市场真实发行力度会比数据所呈现的更高。首先,银行理财行业面临供给侧改革,随着参与理财业务机构数量的降低,尤其是单只产品募集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全市场发行产品数量必然会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其次,非净值型产品逐步清退,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产品需要接续业务缺口,所以净值型产品的发行量与募集资金量一方面体现了行业的真实供需情况,另一方面转型因素驱动净值型产品接续老产品清退的业务缺口。
此外,从产品期限上来看,1-3年的长期限产品成为一季度新发产品资金募集的主力。1-3月,期限为1-3年的产品募集金额占比为45%、49%、42%;其次为6个月-1年的产品,募集金额占比分别录得26%、25%、24%。
理财产品的真实收益并不低
近期资管行业绝对收益整体表现不佳,市场较为关注理财产品净值表现与赎回压力问题。那么,理财产品近期表现究竟如何?上述研报计算发现,理财产品近期实际净值表现可能好于市场预期。
从短期表现来看,研报通过计算过往3个月净值变化率(滚动计算、非年化)发现,2022年前两个月,各类理财产品净值表现均好于同类公募基金。截至2022年3月底,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混合类理财产品各期限年化加权平均收益率均保持了正收益。
这是因为,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延续了固定收益类投资的传统优势,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产品均录得更高正收益;同时,在2022年股票市场整体回调背景下,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平均回撤幅度更小。
不过,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底层资产不同,表现出来的收益水平也不尽相同。首先,现金管理类产品:1月、2月债券类资产与同业存单收益率走高,带动底层资产组合整体收益率抬升,但3月以来各固定收益类资产价格出现回落,可能对其收益率产生压制。
其次,固定收益类产品:2022年1-2月,股票市场回撤抵消了固收类资产价格上升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抬升作用,2月底以来出现股市和债市的大幅回调,可能导致3月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进一步走低。
最后,混合类产品:股票市场1月出现显著回调;在2月横盘之后,3月再度出现大幅回调。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投资组合同样出现回撤,共同带动混合类产品净值持续下行。
(燕都融媒体记者 张静涛)
猜你喜欢: